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港写生

(2023-10-11 20:34:34)
标签:

银矿湾

奥海

香港故宫

写生

在香港的日子里,除了接送孩子,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到附近去走走感觉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顺便也可以玩一下写生,这在去香港之前我就想到了,所以还真的带了一套画具。

九龙街头公园

我去住的小区是一个档次不错的小区,底下几层是大商场。小区有会所,健身房、室外游泳池,设施很全面。

在香港,微信、支付宝等手机支付是不行的(据说有一种港区专用的支付宝,不是很普遍),平时买卖最常用的,还是现金交易,所以必须随身带现钱。但有一种类似于市民卡的东西,称为八达通,却普遍应用,可以购物,可以坐公交地铁,但有些小商铺不一定能用。

在九龙街头,房子看起来普遍老旧,道路狭小,所以公共交通多数是相当于内地的小中巴,主干线上才有二层的大巴公交。几个区之间,还是地铁方便。汽车是左行,司机坐在前右位,内地来的,肯定不习惯。多数马路没有慢车道,所以自行车很少。

除了超市,蔬菜海鲜等,主要是在集贸市场,一个个小摊位,和内地有点类似。也有集贸市场外的商铺、步行街,人来人往,非常热闹。这里物价普遍高于内地,饮用水一般要10元左右,但水产品价格不比内地贵,而且非常新鲜。不过,品种可能不太一样。

在街道的拐弯处,有很多类似于街头公园的休息点。有正式公园之称的绿地也不少,规模一般不大。那里的公园是禁烟的,公园门口挂着禁止吸烟、骑行、溜狗、滑板等的标志。看到有一个小公园,却是专门给溜狗的,叫宠物共享公园,甚至设有狗玩的跑道。

但有一个公园,通州街公园,所见让我非常意外。那里的有顶凉亭,摆满了床椅帐篷,脏乱不堪,好像已经被流浪汉占领了,他们把公园当成了自己的家,和其它整洁的公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作为写生,最方便的是小公园的一个角,所以我就在附近的南昌公园、奥海公园、乐群街公园写了四幅。

奥海海滨

香港是海岛城市,周边都是海,住地离海边并不远,最近的是奥海海滨。坐在海边画写生的感觉,比小公园里好,就是走着去路还是有点远,有时天气不好来一场雨,就不太妙了。那里画了3张。

筲箕湾

在港的最后一个周六,本来想到石澳泳滩去玩,海里再游一次。可惜受暴雨影响,进山的大巴停开了,可能道路被破坏了吧。没办法,只好在东区的筲箕湾溜溜。

先是来到鲤鱼门公园。这已经不太像一个公园了,里面都是一排排的房子,还有一个马术学校。小山上还保存着曾经日本人留下来的军营房子,风格和其它建筑完全不同。等出大门时才看到,大门边上就写着“鲤鱼门公园(收费度假营)”,怪不得没有一般公园的气息。

从公园出来右拐,就是香港东区的市区,这里看到了带着辫子的双层有轨电车,式样还挺古老,对有怀旧的人,绝对是一道亮丽风景线。

靠近海边有一个小公园,里面有很多彩塑,还有船舤、小桥、荷花等造型,风格倒与内地相符,看去挺喜庆的。

这里不远处就是筲箕湾的避风塘,海边停满了大大小小、各色各样的船舶。想找个好的角度画张画却很难,因为雨一直在下。最后在海滨公园一个平台勉强架起画架,匆匆画了一张船画。这么多的船也不知怎么画,本来技术就差,大船小船堆在一起,乱成一团。

画完回来,雨还不停地下。

银矿湾泳滩

在香港,有很多海滨沙滩,是公共游泳场,那里不但可以海里游泳,还有淡水沐浴的公共设施,而且这一切都是免费的。离岛南边的银矿湾泳滩就是其中之一。

有一天,我背着一个大包,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地铁公交,来到了梅窝,这里有一个码头,好像去一个海岛景区。平时香港街头不多见的自行车,这里却非常多。有的可能是为了健身,但更多的可能是作为交通工具。

离码头不远处,是银湾矿泳滩。很大一片沙滩,一排排的海浪,轻轻地拍在沙滩上。沙滩外,有浮标围成很大一片海面,成为泳区。沙滩上,还有二座高高的观察救助塔。沙滩后面,有完善的卫生沐浴设施。远处是码头,更远处,则是海天一色的汪洋。

如此美景,我很想把它画下来。于是打开背包,取出画具,坐在沙滩上开始画画了。画了近二个小时,终于完成。虽然水平有限,但感觉很好。

画好画,还有一个节目,这么好的条件,不下海游一会,也太对不起了。我是早有准备,穿好泳裤就钻到海里去了。这里的沙很细,踩着很舒服,而且出去十米就可以游泳了。不知为什么,这么好地方,玩水的人极少。整个海面,有时就剩我一人在游泳。海水很清,海浪很小,前面还时不时地从海里窜出一条小鱼。太令人陶醉了,我简直忘记了时间。

游完泳,冲掉咸水,收起背包,坐上公交回去了。

香港故宫博物馆

知道北京有故宫博物馆,沈阳有故宫博物馆,台北有故宫博物馆,没想到香港居然也有故宫博物馆。从历史底蕴来讲,好像香港很难和故宫扯上关系。但我在维港西面,还真看到了这座香港故宫博物馆。

我先找了一个角度,把我的感觉画下来。然后再进去参观。

这是一座崭新的现代建筑,十分巨大,临江而建,方方正正,上宽下窄,很像只过去的米斗。本来维港的风景已经十分漂亮,到博物馆顶上的观景台,视野非常开阔,整个维港尽收眼底。

博物馆上下四层对外开放,门票50元,小孩和60岁以上长者半票,有点半公益性质。但其中有些特别展厅要另外买票。

各个展厅的展品内容十分丰富,过去皇帝的各种精美用品都能看到,分门别类,从穿着,到钟表,饰品,瓷器,刀剑等等,让人目不暇接。香港本土肯定是没这些东西的,绝大多数是从北京的故宫博物馆借调来展的。在最上层,有一个香港本地的收藏家藏品展览,就一些破碗烂纸,不是一个档次。

博物馆是新的,展品应该是借的,故宫之说不知从何而来,难道这些珍品真的都送给这里了?

 香港写生


香港写生

香港写生

香港写生

香港写生

香港写生

香港写生

香港写生

香港写生

香港写生
香港写生

香港写生

香港写生

香港写生

香港写生

香港写生

香港写生

香港写生

香港写生

香港写生
香港写生

香港写生

香港写生

香港写生

香港写生

香港写生

香港写生

香港写生

香港写生

香港写生
香港写生

香港写生

香港写生

香港写生

香港写生

香港写生

香港写生

香港写生

香港写生

香港写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