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徒步
标签:
狮子山城门笔架山郊野公园户外 |
这次在香港,抽空到附近走了三次徒步记录如下:
乾隆古道狮子山
在香港九龙,狮子山是比较有名气的,那里有成熟的徒步路线。
因为两步路在那里不太好用,记录没问题,找人家的轨迹就没有了,更不用说路网。本来想翻过笔架山,再到狮子山。结果多坐了一站路,起步点就错了。还好,这里也有一条很好的步道进去。
这是一条沿溪(实际可能是人工大水渠)步道,步道应该算是小水泥公路,只是路口封闭不让车进。不愧为是城市建设较早的地方,这里的山体投入很大,溪流两侧已经彻底硬化处理,溪流成了人工河。一路过去,还有很多狭窄的小水泥台阶,作为斜坡处理维护用,禁止进入。
这里的全称是狮子山郊野公园,所谓的野,就是满山野放的猴子。这是第一次看到有那么多的野猴子,三五成群,满山乱跑。有的就在大路上玩耍,一点也不怕人。有的大猴子背着小猴子,或者抱着小猴子,看去挺好玩。特别小猴子抓着大猴子的肚子,大猴子爬高跳下还很灵活,比动物园里看到的好玩多了。还有一点很好,它们不主动扰人,互不干扰,一路倒也相安无事,不像娥嵋山、张家界的野猴子缠着游客。但是,我一个人,对着一群群迎面来的猴子,还是有点害怕,万一它们冲上来怎么办?打也不能打(估计也打不过),抓两下,咬两口,肯定玩不成,到诊所去处理了。
走了很长的溪边小公路,突然看到前面有一条上山步道,路口还立着一块“乾隆古道”的牌子。这确实是一条真正的古道,很有原汁原味的感觉,和宁波附近的古道差不多,只是过溪小桥是后建的木桥,有专门的扶栏。古道尽头是五岔路的垭口,一座大凉亭,就是香港回归纪念亭,铭牌很不起眼,不注意还找不到。往左直上,就是狮子山顶,名为狮子山头,或狮子头。其实这是同一山头的的双峰山,好像两个角一样,但狮子嘛,只能说是两只耳朵了。
因为不熟悉路线,选择原路返回。但走到水渠途中,看到右侧有条不错的步道台阶下山,就想提早下山。结果这一走,下面却进入了野山。公路就在眼前,就是找不到下去的小路。到了公路后,找公交站又费了好长时间。这里的地图不太好使,偏差太大,很多路只通车,没人行道。当最后坐上公交,走了11公里多。
城门金山穿越
外孙女他们去深圳,我不太感兴趣,就自由活动,又跑到山里去了。
这次走的是城门郊野公园和金山郊野公园穿越。公交站进去1公里多,来到一个大水库边,就是城门郊野公园的开始。
本来想先沿着水库左侧看看,好像有不少景点。可惜这时来了一场大雨,打着伞都要淋湿,只好退到游客中心躲雨,雨稍小些,开始沿着右侧环湖路前进。
这里有很多的户外烧烤点,都编着号,水泥的桌椅、烤炉齐全,没有经营点,应该是免费的。但没看到停车处,又不容许路边停车,不知交通怎么解决。
沿公路过去到主坝,山清水秀的,风景很好。本来想看看水库的纪念碑,原来只是嵌在护坡石墙中的一块巨大石板,写着一堆英文,意思水库建于1937年。
在环湖路的中段,有一个很大的户外驿站,这是当地有名的户外徒步路线的第六段起点。这一段的山上,遍布了战争时期留下的坑道、碉堡。雨天,也没兴趣进去看。雨不小,鞋里全是水,就当是溯溪了。
翻过山来到到金山路,应该算是进入金山郊野公园了,又看到了一群一群的猴子。这段路主要是下坡路,而且全是公路。快走到头时,看到一个不小的水库,就是九龙水塘。水库大坝很高,成弧形,有点像周公宅水库大坝的缩小版。坝下不远处还有一个稍小的水库,那是九龙副水塘。所以这实际上是一座双层水库。从水库出来,就是公交车站。对面有狮子山郊野公园的牌子,原来这才是上笔架山到狮子山的正确起点,上次多坐一站,怪不到找不到路口了。
上次去狮子山,并不是平时走的越野线路,著名的麦理浩径路线是从笔架山走的。笔架山可以说全国到处都有,这不,香港也出来个笔架山了。
石梨贝水塘站开始进山,开始那段叫鹰巢山自然教育径。不断上升后,来到山顶的气象站,然后来到笔架山观景台,可以看到山下密集的高楼大厦和远处的海湾港口。继续前行,又来到了香港回归纪念亭。这次我不准备上到狮子山顶,而是沿着麦理浩径走,绕过山顶。这条户外线似乎更适合跑山的,总体平缓,几个山头都绕道而行。上次沿水渠进去时,到处是猴子,这次反而都不见了。可能猴子不喜欢山脊线吧。
在狮子山郊野公园的东头,走出山道,进入盘山公路,在扎山道观景平台附近又进了山路,在童军基地附近,麦理浩径第五段结束了,接下来的第四段又是很漫长的一段,但已经不在我的计划路线之内了。但这里在山顶上,要走到山下的公交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里户外助手不太好用,当地的远足路线软件,轨迹较少,所以很不方便。最后走到隧道口的公交站时,记录走了17公里,大大超出了我的预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