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星星体系列之月亮

标签:
月亮星座情绪安全感孕育家 |
分类: 占星基础 |
http://s2/mw690/5e6b80dbgx6BR8ZSqVH41&690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
月亮,古称太阴,是离我们地球最近的星体。当人类还在蒙昧期,月亮光是祖先唯一的“照明工具”。用肉眼看,满月散发着光,大小和太阳几乎一样,被当时人误认为日月是同一星体。原始人生活在野外,打猎晚了,朦胧的月光用柔和的光引领着人类找到回家的路,感受与家人团聚的温馨。一轮明月能够唤醒对家和家人的思念,感受到分享狩猎成果的喜悦。当满月不断地“消瘦”,光越来越弱,失去了光明,孤独感降临,他们又该多么无助害怕。尤其月蚀来临之际,这种害怕变成了极端的恐惧。黑暗意味着未知,死亡和寒冷,人类怕黑其实是对未知和死亡的恐惧。随着人类文明逐渐提升,上古时期人类原始祭祀活动也变得文雅而含蓄,弥漫着一股浪漫的诗意。在我国,关于满月的主要节日就有两个,中秋和元宵原本都属于远古祭祀月亮的活动,都有团圆之义。
月亮对人类的影响还有我们看不见的一面。月亮的盈亏带来潮起潮落,也同样对人体体液发生作用,形成生物潮。月亮的电磁力影响人的激素、体液和电解质的平衡,从而影响到人的情绪和生理。月亮盈亏大约27天与月经的周期相对应。满月甚至对助产也有很大的帮助。年轻男女在满月下激动亢奋地载歌载舞,彻夜难眠,狂欢激发了性能量,以便孕育了下一代,也有无法找到伴侣的人,因为情绪问题引发失眠,滋生犯罪欲望,或导致精神失常。除此之外,人们在月下祈求月老赐予姻缘;在月下私定终生;在月下起舞寄托希望;在月下抒发乡愁;在月下追忆先人。白天无法表达的情感在月下娓娓道来,情绪得到了宣泄和平复。诗人苏轼把人生与月相对应起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月亮对情绪的影响一方面来自于引力,另一方面来自于我们对月亮的崇拜,这种崇拜把月亮的影响烙进了人类的潜意识里。月亮对人类的作用不如太阳来得直接而迅猛,但她是潜移默化的。月亮的潮汐一次次地冲刷陆地,不知不觉引发地质活动,丰富的地质活动对于生命的孕育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接着,她影响生命体的生长,发育和孕育,一代代地传递,一代代地进化,直到进化为人类,潜意识依然接受着月亮的指引。
在世界各地,都有月亮之神的身影。中国西王母、羲和、常羲(后演化成嫦娥)、女娲都是月神的不同形象,希腊有阿尔忒密斯(弯月)、塞勒涅(满月),赫卡特(冥月)和菲碧(新月),也都是生育的母性形象,这些女性孕育了人类,代表了母系氏族时期女性的权力。女性的子宫是人类繁衍的重要场所,是神赐的,是族群延续的希望。在那个时代,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决定了部落的兴衰。女性可任意选择中意的男性。不过,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除了代表丰产丰收,也代表了死亡灾害与刑罚。中国有主刑杀的西王母,希腊有阿尔忒密斯,残暴女神,若有人违背规律和习俗就被弓箭射杀。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母系时代女性的崇高地位。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生产方式的转变,男性地位得到了提升,女性地位降低了,很多月亮神的地位也被降格,甚至扭曲了形象。我们可以通过嫦娥奔月的故事看到母系氏族的终结,父系的兴起。月亮让我们思考生命孕育和存在的价值,思考人类的起源和生命的归宿。在男性集体潜意识里,依然喜爱丰乳肥臀凹凸有致的女性形象,也依然害怕女性的背叛,这里面有关种群繁衍与灭亡的记忆。无论我们如何进化,都无法摆脱过去印刻在集体潜意识里的痕迹。无论我们年岁多大,都很难抹去早年父母给我们留下印记。
通过上文可以总结出月亮的几种特质:
(1)
(2)
(3)
(4)
(5)
(6)
月亮能量由低到高的几个层次:
第一层:情绪化神经质,无法与人建立信任关系,感受性差,人际关系冷漠,自私;
第二层:情绪不稳定,能建立信任关系,但人际关系不稳定,只追求物质;
第三层:有各种兴趣爱好,依赖性强,缺乏自制力,过于感性,了解自身情绪不稳的原因;
第四层:有归属感和安全感,了解自身需求,能处理好人际关系,顾家,情绪流露自然;
第五层:庇护弱势群体,强烈感受集体的需求和情绪,有传承文化的使命感;
月亮星座意味着通过各个星座的模式塑造各种情绪反应与表达;感受性;安全感满足方式;信任感和归属感建立方式;兴趣爱好与生活习惯。
(原创文章,转载发表请注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