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昌诗歌赏析

标签:
杂谈 |
(这首诗述说着种菜的心情。主人居家的东边,有属于自己的一亩菜园,因为雨水少,每天率领着管理菜园的年轻人给菜地浇水。用辘轳把水打上来,借着竹筒铺设的渠道传输到地里。满目葱笼,高架上的,短篱上的,赏心悦目。品种多样,葫芦豆角辣椒茄子韭菜芹菜......应有尽有。这里体现着滋味的丰富,无穷无尽。可普通百姓却吃不起,营养不良,露出一脸菜色,是人们常说的“哀鸿遍野”。当官的富贵人家吃的是海味,是珍贵的驼峰和熊掌,还厌食,把筷子一扔,很牛气。可知道那些忧国忧民的寒门知识分子,夜里听着秋风秋雨,早晨起来还没饭辙,头发都白了,仍在著书立说,忧虑着国家的前途百姓的疾苦。
徐世昌七岁丧父,生活陷入了窘境,有一做县官的父辈,想帮助他们,愿意把他们接到自己府上,被徐母拒绝了;他怕孩子----徐世昌徐世光----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恶习。是曾经艰苦的生活和良好的教育,使他地位显赫时却仍不忘百姓吧。)
(大雨初霁,琼华岛上阳光充足,树荫匝地。因为雨,湖水也显得多了起来。树间莺声悦耳,彩虹的光影落入水中,朦胧而且美丽。一代代豪华成为过去,只留下了石虎胡同和铜驼巷的遗迹,令人唏嘘感喟。不要说大唐的贞观之治如何辉煌吧,想想我们国家,我们百姓,现在怎么办。)
(新疆收复后,重修地方志。徐世昌为此题诗,非常推重赞美左宗棠。
遥想当年,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时候,统领百万雄师,一举完成,使新疆重归国家掌控,并重新规划建设。在艰难的时候能筹划出好的策略,就象忧患能产生好文章。诸葛亮这颗星早已陨落,谁能继承?----左宗棠一直以诸葛自诩----晚风吹送胡笳声声,月光清冷,照耀着大漠边关。)
(这是一首闲适的小诗。秋夜凉如水,听蟋蟀声声。中午燥热,听蝉声聒噪。轩窗寂静,飘进疏疏细雨时断时续的声响,菜畦流水潺潺。前四句以声音状物,重在传神。在秋天的烟雨风露中,或弄笔,或小憩,门外青山,似一幅画,直到床前。)
(整个城市笼罩在烟雨中,只是雨如丝如缕,太小了,日落时还能看到残存的晚霞颜色。“赪”,红色。早晨还能依稀看到朦胧的太阳。云很重,有下雨的迹象。晚上,果然下雨了,能听到打在瓜棚篱笆上的声响。早晨,房檐还在滴雨,院子里的树,叶子上的雨水不断地流淌下来。干燥的秋天有了这样及时的雨,好像上天恩赐的甘露,老百姓轰动了,到处传来村妇的叫喊声,每家都赶着牛背着犁下地了。及时把麦子种好,蔬菜也正好分畦。妇女小孩都忙活起来,把饭----有饼,还有糍粑送到东边的地头,那里人们正在锄草。在这忙碌的一刹,忽然官府的人催租子来了,说不出话,愁云已锁住双眉。
诗意层层递进,从期盼到现实,这快乐可以体会到,忽然一转,到“催租声”,欢笑,霎时沉寂。)
(去年在北京过重阳节,正赶上病刚好,不能饮酒。好在你开的药方很灵验,身体很快恢复了。今年回来,已经八年了。当初的小树也已经绿荫成行。恬淡中的滋味真像质朴醇厚的家酿酒,沉静更像这秋天的清爽的天气。兄弟一起沿着城墙散步,清冷的风送来田园菜蔬的香气。这是很温暖的兄弟情谊。)
(脱一字。木字旁,右边一个长字。没查到,在此就教于方家。)(得忘机好友指点,在此致谢!)
(墙壁上挂着笼子罩着的灯,灶下柴火正燃烧着,兄弟坐在一起聊天。外面,树上积雪堆满,夜色里,好像绽放的梨花。一杯接一杯地喝着酒。这两句极美,多么快乐啊!梅花每年都如约开放,今年也快了。如果是有月光的晚上,月光如水流泻,在空旷的庭院,也是一种无边无沿的感觉。酒到深处,忽发无穷感慨,如果象这场雪,一洗人间的肮脏,多好!)
(沉闷的雷声滚滚,伴着清晨的钟声,雷声唤醒了春梦中的主人,仿佛还没完全从梦里走出。云雾掠过,惊动高树上的宿鸟,蛰伏的龙也要冲天而起了。不是吗?龙非池中物,乘雷欲上天!雨中竹笋拔节,笋片纷纷落下。鱼鳞状树干的松树也似乎舒展了。郊外小麦蓬蓬勃勃地生长。“芃”,茂盛的样子。但是田地里的活儿,还是问农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