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古老的字典《尔雅》解释说,“山绝,陉”。因为山口的存在,来往的人多就走出了道路。有了道路,出于安全和利益的原因就设置出关隘,继而再生发出建筑、城池、名胜等众多古迹来……
话说,行者沿着太行山脉由北向南迤逦辗转骑行了十余天,整天里都被云里雾里所笼罩,就如同“不识‘太行’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味道,还时不时地来点阵雨让你猝不及防。这个季节于摄影爱好者来说,应是遗憾的,而对于骑行者也好不了哪去,上坡汗流浃背,下坡却让你冷得打颤而叫苦不迭。唉,苦差啊!

【古道上荒草萋萋,现已罕有人迹。这些被踩踏出黝亮的石阶就像一块块硬盘,记录着那些从它们身上曾经走过的马队、挑夫和客商的身影,当然,此时也留下了行者的踪迹,这些都成为了与众不同且是深刻的永久记忆。 】

【抚摸着石板路上的马蹄印坑,行者似乎听到了那悠悠渐逝的马铃声声…… 石板上的这些坑之所以在转弯处特别深,那是因为长年累月的马队经过时,常常身负重物,遇到转弯的地方,为了保持平衡,马就要用力,其蹄下的钉掌就会与石板摩擦得特别厉害,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样的深坑。】

【一段古道、一座古关、一间客栈。高约三米的门洞正上方的字迹历经风雨已变得模糊不清,只依稀可辨出“大河关”三个字。古人云:“由此陉东出磁、邢,可以援赵、魏。”行者置身于前,看着剥蚀的关墙却禁不住遐想万千。 】

【曾经过往的熙攘驿站,现已荒废殆尽。古时候,过了身后的“大河关”,就意味着进入了山西的疆界,经过艰辛的跋涉,人困马乏之时,这些客商和马夫最想做的就是在此歇脚休整后再继续前行,同时也包括了行者此时的心情。】

【古道依旧、险关不再,石板铺就的千年古道,告知你这里是曾经的军事要隘,“上党重关进,中原下界收”说的就是设在此村的“大河关”。客栈侧墙的栓马石孔,保留下来的还有三个,它是专为自备草料的客商们使用的。 】

【行者经不住李海全老人家的一再相邀,不好意思的情形下不到二十分钟,三碗玉米南瓜粥和三个馒头已经下肚,这粥是自己有生以来喝过最香最美的粥。李海全是这老客栈的邻居,行者与他是一见如故,这里的古道、客栈及遗闻轶事他是一一道来,感谢之!】

【山高耸峙,溪水潺潺,步随景移,百里画廊,人间仙境。太行山不仅仅有其雄伟的一面,在你行走的同时也会感受到其秀丽妩媚的另一面。此时,时光仿佛定格在那里让你慢慢品味与分享。】

【一次亲历,一段感悟,当在不同的年龄段每每回忆起时,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让你回味无穷。其实,现实生活中的每一刻都是呈现出如此的轨迹,在这默然而截然的对立当中,时光就这样飞逝而过。】

【“知人既以为难,自知诚亦不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贵在有自知之明,攀岩也许就是行者的弱项,行于此,在攀岩基地前秀一下,以满足他旺盛的求知欲望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