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陈仓石鼓”发现之时,有人将十面石鼓上的文字拓下偷偷送给朝中王公大臣,后有大贾文士风闻,竟至一拓千金,百量黄金买一鼓之拓。而石鼓的命运走到北宋以后却一直被深藏于帝王身边,祭于庙堂之上,想得到一份石鼓拓本难上加难。明清两代大藏家,往往对秦汉石刻的宋代原拓爱逾性命,千金买宋拓不足为奇,至民国,海内外亦多有千金买拓豪举,同时也创下了中国文物史上的一个奇迹。
【一个人品茶,两个杯子,轻茗入口,芬香馥郁,清新透体之时,此时其意一定不仅仅是止渴。鉴赏色、香、味;体味苦、甜、醇;领悟淡、雅、和,自省自悟,品茶也如同在品自己。】

【从书法艺术来看,石鼓文是现行楷书的嫡祖,历代文人无不崇尚石鼓文书体。唐代张怀瓘谓石鼓文:“仓颉之嗣,小篆之祖;以石称书,遗迹石鼓。”杜甫称“字体变化如浮云”。韦应物作《石鼓歌》:“忽开满卷不可识,晾潜动蛰走云去……”用动物惊蛰苏醒来形容石鼓文字,可谓匠心独具。】

【我国古代的文字语言虽然十分丰富,但用诗的语言刻铸而成的,迄今为止,只有石鼓诗文一种。诗歌用不少优美的诗句在歌颂秦公政治上取得辉煌业绩的同时,从不同的侧面描写秦国的战车良马,自然风光,岍渭之会落英滨纷,风景如画,生灵繁茂,水产丰富。】
【从雕刻艺术来看,石鼓就地取材,天然成趣,是石刻艺术的元宗和典范,开我国以石为文之先河。而篆书的圆相、构筑及笔法的灵活与流动、一丝不苟,各种美姿均从字体中显现。】

【元代潘迪说:“其字画高古,非秦汉以下所及,而习篆籀者,不可不宗也。”清代康有为赞美石鼓文:“如金钿委地、芝草团云、不烦整裁、自有奇采”石鼓文字对后代的书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时候的人们十分珍视这些石鼓,当宫廷迁移时,人们会将这些石鼓从一国的首都带到另一国的首都;并且为它们制作了大小一样的复制品。这样,一旦石鼓出事,人们至少还能保留它们的形状和字体,因为石鼓上铭刻的字体跟现在仍在使用的字体大相径庭。】

【自1110年被运抵京城后,石鼓颠沛流离的命运,就与中华民族所经历的苦难一直紧密关联着,它所背负的那些残断的历史,以及笼罩在身上的未解谜团,让它在跌宕的历史潮汐中更显独特与珍贵。】

【石鼓文存世已有2700多年,石头经风化,有的已经一个字也看不清了,有字者也十分残缺。仅从书法角度讲,其被奉为我国书家第一法则,是我国书法大篆艺术的鼻祖。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与《诗经》一样具有文化史诗般的重要意义。】
【编注】:十个石鼓刻辞的大概情况是:一、汧沔石,歌颂秦公在汘水捕鱼作乐的情景。二、霝雨石,歌颂秦公率领将士驾舟出征。三、而师石,歌颂秦国师旅强劲善战。四、乍原石,诗歌可能与农业有关。五、吾水石,歌颂秦国民富国强的景象。六、车工石,歌颂秦公策马狩猎追逐麋鹿的情趣。七、田车石,歌颂秦公率众狩猎。八、銮车石,歌颂狩猎规模宏伟,捕获怪兽大犀牛。九、马薦石,诗意难知,但有秦公获鸡血宝石之说。 十、吴人石,诗意是用猎物祭祀祖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