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静静的易水河畔】

(2012-09-19 09:09:09)
标签:

杂谈

分类: 风起XiNan

慷慨悲歌的一幕,被永久地定格在了那悠远的历史长河之中,生命虽然短暂,但在这里却有了永生的意味。一个义士的胸怀,那一刻它只属于荆轲义、侠、勇的刺激无疑是通往生命核心最直接的途径,在这种高强度的体验中,他让自己触摸到了生命的极致。 

【静静的易水河畔】
                                                   燕太子丹,凭籍荆轲一介武夫,刺杀秦王,就想保住江山社稷,似乎也太异想天开了。行者也无意去否定他的行为,舍生取义,英雄壮举为了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历史不应该忘记.
 

 

细雨迷朦的日子里,行者经清东陵到清西陵的行走途中,路经易水河畔的荆轲塔。周围一片寂静,一朵野花和几缕清草紧攥在手里,缓慢地向他走去。近百米远的荆轲塔,却让行者似乎走了许久,心里不由地默念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不知何时,两位当地的老乡已走到了跟前,还一定要找俺聊聊,似乎已经把行者猜到了几分。这哪是聊聊,完全是一副要授课的表情!还没等俺想好婉拒的理由,他俩就已经开始侃上了。谈及此歌,竟能念出续句:“……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嘘气兮成白虹。”荆轲的壮举,在老乡的眼里,依旧充盈着激情的亮光而滔滔不绝地述说着。慷慨义胆的悲歌情怀,似乎已成为了古燕赵精神的基本特征,两千多年来深刻地影响着河北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些方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静静的易水河畔】
                                                 【公元前227年的一天,燕太子丹与荆轲在易水河边送别,太子及宾客皆以白衣冠送,高渐离击筑,荆轲和歌。此时此刻,无论其事态会向何处发展,其结果,两者的心里彼此都很清楚。】

 

 

【行者无疆】鈥斠姿迩2009/7/22贵阳

                  【“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悲歌之士始自荆轲。其千古悲歌从古唱到今。古塔,形如利剑,直指苍天,这就是为纪念这位古义士荆轲而建的荆轲塔。塔高26米,须弥座八角十三层,每层八隅各悬风铃,清风摆动,悦耳清脆,音传四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