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雁荡山,走了又来的徐霞客三次眷顾使“她”从此名扬四海,这又是怎样的一座山脉竟让中国古代这位旅行家如此魂牵梦萦的呢?徐徐展开画卷,显然六百年前的大旅行家是被这天下难寻的美景所诱惑,并为之倾倒。】
认识你很久了,在之后的日子里,时常总会有一种要倾诉的冲动欲望。人的这一生需要承载的东西太多,人性通常也就容易变得脆弱许多,这时就更需要一种寄托,以托付这种沉重,以至于把它转化为轻盈。这种寄托或许就是一壶老酒(江、浙、沪一带黄酒的代称。似乎一个“老”字,还不足以对当地酿造的米酒的一种情怀。)、一杯清茶、一幅画,空灵至极的雁荡山,便是行者情愫里的一种寄托、一幅山水画。

【南方的山素以秀美著称,然而这里却到处是方展如屏、高耸直立的悬崖嶂壁,那份雄浑壮阔之感仿佛让人来到了北方太行山的赤壁长崖前。这里还有拔地而起傲然挺立的峰柱,这些形状如笔如笋直插云霄的峰柱却又和张家界的峰丛有几分相似。】
这又是怎样的一幅山水景致,竟让一位寻迹千山万水悦尽世间美景的大旅行家如此痴迷呢?饱览人间盛景却唯独对此山水情有独钟,在他人生最辉煌的时期走了又来,曾经三次往来于这一座名不显赫的山脉?一切的答案,也许要透过徐霞客老先生来展开这幅山水画卷才会知晓来自于“她”的诱惑。

【佳景天成,鬼斧神工,人们常常用这样的美誉之辞来描绘那些无法用语言来描绘的景致。雁荡山——山顶有结满芦苇的湖荡,年年南飞的秋雁栖宿于此而得名。它奇峰孤耸、怪石突兀、飞瀑垂悬、溪流淙淙、景色宜人。】

【灿若云锦的屏霞嶂,左右天柱、展旗二崖对峙,壁立千仞。因“浑庞”而生肃穆,人处其中,顿觉万虑俱息。灵峰使人情思飞动,灵岩则使人心境沉静。】
雁荡山,对于山岳名词来说,“她”有点不够沉重,却有点浪漫的韵味,且有些诗意。然而对于“她”的认识,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解读。行者却感受到的雁荡山,是火与水亲力相拥汇融的碰撞才创造成今天的模样,接着,火山又以自己雄浑力量的激情提供了一切必要素材,然后经由流水以自己温润的柔情精雕细刻成了现在的作品。
【灵岩
——被视为雁荡山的“明庭”。它不仅有维妙维肖、千形万状的各种奇峰怪石,更有一种诸山少有的整体氛围和宗教肃穆。元代文学家李孝光云:“峭刻瑰丽,莫若灵峰;雄壮浑庞,莫若灵岩”。正道出了其在审美风格上的有所区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