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足,是人们生存要素和精神世界的永远追求。生活在这里的先辈们相信,这个吉利的名字,会使他们五谷丰登,丰衣足食。这块土地叫大足。佛经里说:建造寺庙,雕塑佛像,叫修福田,都是积功德的行为,得到的福报会很大。

【大足石刻,其规模宏大、刻艺精湛、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在我国古代石窟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国内外誉为神奇的东方艺术明珠】
源于古印度的石窟艺术自公元3世纪传入中国后,分别于公元5世纪和7世纪前后(魏晋至盛唐时期),在中国北方先后形成了两次造像高峰,但至公元8世纪中叶(唐天宝之后)却走向了衰落。

【融神秘、自然、典雅、妩媚于一体的“媚态观音”,从造像风格和文化内涵上,都已体现出了中国传统审美思想和审美情趣,使源于古印度的石窟艺术经过长期的发展,至此完成了中国化的进程。】
于此续绝之际,位于长江流域的大足县境内摩崖造像异军突起,从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建成了以“五山”摩崖造像为代表的大足石刻,形成了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的又一次造像高峰,从而把中国石窟艺术史向后延续了400余年。此后,中国石窟艺术停滞,其他地方未再新开凿一座大型石窟,大足石刻也就成为中国石窟艺术建设史上最后的一座丰碑。

【这些石刻以其艺术品质极高、题材丰富多变而闻名遐迩,从世俗到宗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这一时期的日常社会生活,并充分证明了这一时期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和谐相处局面。】
作为晚期石窟艺术(晚唐至南宋时期,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代表作的大足石刻在吸收、融化前期石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于题材选择、艺术形式、造型技巧、审美情趣诸方面都较之前代有所突破,以鲜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成为具有中国风格的石窟艺术的典范。

【它集中佛教、道教、儒教
“三教”造像艺术的精华,以鲜明的民族化和生活化特色,成为中国石窟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