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沉浸浓郁·含英咀华-----------------石道雅集·高山流水(二)】

(2009-06-22 23:22:22)
标签:

杂谈

分类: 且听风吟

    因为朋友的割爱,而得到一块水石,在其红褐色的全背景之上,用铁线勾勒的轮廓、中填“黄河之沙”,一个自上而下,极具灵动毕现的大篆意韵:“水”或称“川”字,犹如黄河之水,在群山奔赴、万壑争流的气势下,再现了一幅:“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大写意画卷。

             【沉浸浓郁·含英咀华-----------------石道雅集·高山流水(二)】

                                                             【仰慕高山·聆听流水】

    息心静听,愉悦之情油然而生:时隐时现,犹见高山之巅;云雾缭绕,飘乎不定。犹如“潨潨铮铮、幽间之寒流;清清冷冷、松根之细流”,细微处更见风流。

屏气细观:从其上下的字体结构去解析:它不似典重严整的韵致小篆;却更像遒古雄拔的灵动大篆,有“川流不息”之态势,情绪跌宕,表现了撼人心魄的雄壮力量。再从两边的位置来端详:就如同八卦之一相的“坎”(表示水)字,似轻风掠过、微波荡漾的湖面,身临其境,则有心旷神怡之感,极具音乐的韵律感。它既有波涛汹涌的海浪,激昂奔放;也有涓涓的山间小溪,幽婉内敛。如此说来,上下、左右、你我、大家,方向不同却皆为一个“水”字而来。

就其本体来讲:经历史长河的冲刷移动,使之质地更加细腻而温润,流动的水在静寂的石上,一静一动。明快清晰的视觉,笔墨间另有一种强烈的音响节奏。就如同“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而绵延不断、一泻千里的千古之绝唱。其寓意也正是人生遇合的美妙及人生不遇的缺憾。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文化精神在此得到充分的体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