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安·太祖山
12月20日下午,我们从武华山景区来到武安“太祖山”爬山。从“天慈峰林”牌坊进去,用了2个多小时的时间,爬上山顶又原路返回,初步领略了太祖山的自然风光,了解了这里的历史文化。
武安太祖山,位于武安市西北25公里的贺进镇道沟村,距邯郸市55公里。因传说明太祖赵匡胤曾到过此山而得名。太祖山是道沟村周边山脉的统称,包括道沟村东南的“大王寨”,村西已经开发的“武安怪坡”、“天慈峰林度假村”、“太祖山景区”等区域,总面积有112平方公里。这里地处太行山东麓最边缘,海拔只有1000米左右,但群山绵延逶迤,白色石灰岩山体悬崖峻峭,山势险要,植被茂密,有山有水,风景秀丽。有卧佛山、观音岭、怪坡、静心谷、仙人湾、回音壁、玉柱峰、望日峰、九龙潭等诸多自然景观。植被有松树、柏树、杏树、梨树、黄栌、黄连木、柿子树、石榴树、花椒树等,还有野生党参、丹参、紫胡、何首乌等200余种中草药材。近年来,当地人结合历史故事、“赵匡胤救京娘”传说,开发了“大王寨”、“50米高石质金装大佛”、“洺山寺”、“洺山画境”等众多人文景观,还兴建了度假村、蹦极等娱乐项目,使这里变成人们登山、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山名的由来:山名源自宋太祖赵匡胤。明冯梦龙编著的《警世通言》中有一篇《千里送京娘》的故事:五代十国末期,在武安西部,一个提着蟠龙棍的红脸大汉牵着一匹马,马上坐着一个年轻秀丽的女子,他们在山间小路上艰难前行。这女子是山西永济人,名叫京娘。那男子就是后来的宋太祖赵匡胤。两人为什么在这里呢?原来,十七岁的京娘随父母去曲阳烧香,遭遇歹人劫持与亲人离散,幸好有赵匡胤拔刀相救,并千里护送回乡。京娘感念生爱,欲以终身相托。然而赵匡胤说:“本为义气千里相送,今若成就私情与响马强盗有何区别?”京娘道:“恩兄高见,我今生不能补报大德,死当衔环结草。”随后,京娘便投湖自尽(后来赵匡胤追封京娘为贞义夫人)。京娘自尽后,赵匡胤感慨悲伤,在位于京娘湖东侧的山上呆了三天三夜,后人称之为“太祖山”。巍峨的大山犹如赵匡胤在此守望着那坚贞女子京娘。
行车路线:武安市区沿着老309国道西行,过贺进、沙洺后,往北水沟村附近,路右手边见“峰林风景区度假区”路牌,旁边就是四里岩水库,水库东侧便是巍峨高耸的太祖山。过水库大坝向东折北,往东沿着“九龙潭”、道沟村方向的867乡道行进,映入眼帘的便是高50米的金灿灿的释迦大佛,崎岖山路的尽头第一个路口是三叉口,左边的羊肠小路通向怪坡。怪坡的尽头是丁字路,左边通向金佛,右边通向天慈峰林。
太祖山距离古武当山景区约3.30公里,距离京娘湖景区约6.70公里,距离禅果寺约
6.62公里,距离十六沟景区约
8.66公里,距离武华山风景区约12.41公里,距离朝阳沟风景区约13.09公里,距离长寿村旅游风景区约
13.73公里。

地图
四里岩水库
位于武安市贺进镇水沟村,为武安北洺河上游、京娘湖下游的一个小水库,主要拦蓄活水乡门道川、常社川、白云川三条山沟的洪水,总库容量只有1144.4万立方米,蓄水通过管道输入武安市城区,是武安市市区20万居民饮用、农业、工业用水重要水源。水库大坝往东向北有“武安怪坡”、天慈峰林、明山寺等景观。

四里岩水库大坝

四里岩水库

四里岩水库
大王寨 位于武安道沟村东南,海拔900多米,属于太祖山的一部分。从道沟村、天慈峰林南望,隐约看到山顶上的烽火台。大(dai)王寨,三面都是悬崖,只有一条台阶路可以上去,可以看到天然的“太祖山回音壁”。途中通过一道宽只有一米多、长约百米的山脊,山脊的一端有个山峰,上面建有烽火台。山顶上保留着十几处石屋,还有石碾等生活设施,均为古代某个“大王”凭借险要的山势占山为王的历史印记。听村里老人说,从烽火台可以穿越到北面的“天慈峰林度假村”。

眺望大(dai)王寨
“武安怪坡”
怪坡位于道沟村西、太祖山大佛南边,是一条顺着山坡修建的南北走向的水泥路,约四、五米宽,一百五六十米长。站在远处观望,此路段明显是下坡路,呈“南高北低”之势,且坡度较大(实际上是上坡路),但开车或骑自行车从南往北走,却要踩着油门、使劲登上去;车停下后往后溜。有人将圆形的水瓶放置在路面上想看看效果,结果水瓶也是自动滚向坡顶。近距离端详路面,能感觉到坡道上起伏不平,且有明显凹凸之处。对于这种惊奇的现象,多数人认为是视觉差,也有人说是地磁吸引,还有人说是大佛显灵,看“怪坡”后的远山,轮廓酷似一位妇人,好像是京娘在用神力减少人们行路的危险呢。视觉误差:从直观上看,此处虽为一个大型坡道,但在一百多米长的路面上还存在着诸多高低不一的小坡道,而坐在车上的人们很难觉察到这些微妙之处。也就是说,当车看似停在上坡之处时,却是停在了一段下坡路面上。此时如果下坡较陡,而上坡又十分平缓,汽车便会借助强大的惯性一直从低处溜上坡顶。

怪坡

接近怪坡(由南往北)

开始怪坡(由南往北)

明显是下坡路,但要加大油门

同行驴友体验怪坡

回望,明显是上坡路,但步行并不感觉费力
天慈峰林度假区
位于武安市道沟村西北,处于太行山的南段东麓山陵区,紧倚太祖山的脚下,海拔最低160米,最高1390米,面积23000余亩,属洺河源国家森林地质公园中心地带。由邯郸市政协常委刘琳女士2003年起投资开发建设。以植树造林、绿化荒山为基础,以太祖文化为载体,在这片荒山上建立了农业科技培训推广中心、林果开发研究基地、天然禽畜养殖、生态观光农业及太祖文化旅游等五大支柱产业,建成了拓展野营训练区、兵乓球馆、篮球场、羽毛球场等,是一处已初具规模的集体育锻炼、保健养生、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场所,成为邯郸市、武安市名副其实的“后花园”。
天慈峰林北、东、南三面环山,一条深不见底的大峡谷通向西南。景区西北有“神龟探海”景观,一座大山像巨大的龟身,山的西南部有一小山头和龟身相连,活脱脱一个龟的脑袋,脑袋下面是云雾缭绕的山谷盆地。龟身后有一山丘,就像龟的尾巴。龟爪下是郁郁葱葱的山林。景区东边,一座高山拔地而起,刀劈斧凿似的直冲云天。接近山的顶部,有一巨大山洞从山东边直达山西边,名曰“连理洞”。“连理洞”的上方,是“情侣石”。两块巨石,肩并着肩,好像在谈情说爱。在景区的北山坡上,还有一巨大的石头“天赐石”,宽和高有七、八米,长度在十米左右,粗略测算这块石头的重量在一千吨以上。远远看去“天赐石”就像过去农村的瓦房,房脊两边一样宽、一样长,非常对称,四面墙壁垂直而平行。山的半坡有一口井,当地人称之为“神井”,依山势而修,井口呈圆形,周长两米,井壁多用方石砌成。每年夏至前三天井水枯干,一过夏至,井水又溢出地面。井水超过附近地面近半米高,水质甘甜清爽。

天慈峰林

合影

上山

峻峭的山峰

悬崖峭壁

山下通往度假村的公路

神龟探海

上一个垭口

上到垭口

南侧的山

像一头雄狮

树林间有不少蜗牛壳

山上红叶很多

金佛、伏虎塔

洺山寺,50米高石质金装大佛
洺山寺
始建于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相传稠禅师和禅宗二世祖慧可曾在此修法,民国时毁于战乱。近年来在宗教、旅游界人士的帮助下,武安太祖山旅游责任公司斥资1000万元迁址复建。如今的洺山寺占地1000多亩,寺内塑有一座高50米的金装露天释迦大佛,大佛用365块石块雕成,重达6000吨,并在石头佛像的外包了一层99.7%的纯金箔,金光闪闪,造像风格取自于民间木雕手法,浑朴大方、慈祥而不失庄严,素有北方第一石质金装大佛之称。2009年9月16日(农历七月二十八),洺山寺露天大佛开光。站在大佛脚下的莲花台左望,观音岭云遮雾绕,右看睡佛山丹沉霞飞,近处的五虎石与远处的伏虎塔相映生辉。进入寺院,正门前是一大池清水,既是放生池也是个聚财的好风水。沿寺院中轴线前行依次有弥勒殿、万佛殿。万佛殿内共有小金佛9999尊,加上大佛整整10000尊,取名万佛殿。
伏虎塔
金佛右侧的山峰上建有一座白色的覆钵塔,建于2009年,高27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分上下两层,塔下为四方形基座,上置覆钵式塔身,塔身之上是九层相轮塔刹。从外形上看这座塔是仿建北京北海白塔,只是缩小和简化了。这里可以远望青山隐隐,俯瞰绿水悠悠,好像人间的一切都蕴藏在这变幻莫测的山水之中。白塔向前延伸的山形自然形成了两虎俯卧之势,栩栩如生。在这里有一个“僧稠解虎”的故事。这在《高僧传•僧稠传》记载:北齐高僧稠禅师在此修禅习武时,看见两只虎在争斗厮咬。稠禅师见状,上前施法力,用禅杖将二虎解开,并对它们讲解佛法,两只老虎于是摒弃野性,从此跟随稠禅师左右。
稠禅师,俗姓孙。传说由神树所生。据记载:……距县以西北七十余里,坐落沙洺里,……魏时有大邺僧,……其僧将法衣挂椆树之上。其树忽尔开而集之……乃婚媾,长于二子,后一十二年,树开,二子曰椆禅,椆定……他28岁出家。北齐文宣帝高洋(公元551年)诏稠禅师赴邺城(今河北临漳县)弘法。次年,于邺城西南80里的龙山南麓建造云门寺,请稠禅师住持,并兼任北响堂石窟大寺之主。从此稠禅师在漳、滏两河流域广泛传播佛法,使佛教的地位登上了历史的巅峰。后北游定州嘉鱼山,五年后又到赵州漳洪山,参拜道明禅师。不久,他又移居少林寺与嵩岳寺,祖师佛陀三藏禅师称赞他的禅法水平为全国之最,并教授他更为高深的禅学秘诀。后来,他又渡河北上,游怀州王屋山、青罗山、马头山等地。黄河两岸,众多弟子随僧稠学习禅法,他的声望遍及朝野。北齐乾明元年(560年)四月,81岁的稠禅师在龙山云门寺无疾而终。今天河南少林寺塔林88号塔还埋葬着他的舍利。
卧佛山
洺山寺大佛像的西南方南北走向的一条山脉,自然形成一尊长约2公里的仰面佛。在不同的天气状况下,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
观音岭
洺山寺大佛像的东南方的一段山脉,在洺山寺莲花台上观看,仿佛观世音菩萨再现人间,堪称“天下第一奇景”。当地有“左观音右卧佛莲池相伴,前有川后有山众龟驮佛”之说。
净心谷
位于洺山寺中轴线西南。从伏虎塔忘怀亭一路下行,步入净心谷,沿山路往峡谷前行,沿途绿树成荫,曲径通幽。向前右侧山上有一条“古栈道”,危立绝壁、险象万千;有一块“遂愿石”,据说抚摸它就能万事随愿。在这里向上望,两边是“天书岩”和“步云峰”。“天书岩”上面有隐隐天然书画,似是神人所留启迪世人;“步云峰”拔地而起,傲指苍穹,若在云中一般,岩峰如斧砍刀削般齐整而又形态各异。“水月洞天”,一泓碧波,荡尽一身俗尘。“仙人湾”是太祖山景区的一个靓点。进入仙人湾首先看到“入画”两个遒劲有力的石刻大字,提示你已然进入画境,要作画中游。两旁奇峰林立,仿佛一盘玲珑易透的翡翠,美不胜收。
洺山画境
洺山寺中轴线西北边,是著名的“洺山画境”。在这里,奇峰异石,似人似物,神形兼备,你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中国山水画卷,气象万千,引人入胜。进入“洺山画境”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五“虎”石”,这里就是传说中稠禅师解虎的地方。“伏虎亭”往前,走过“三石入画”之后就进入了“洺山画境”。随后可以看到“憩虎檐”、“犬石”、“仙人湾”、“太祖栖身处”、“弥勒洞”、“轩辕洞”、“擎天柱”等自然景观。前面向上望去,是栩栩如生的“灵龟探海”,前方向左是“清风亭”、“
惊心石”,转过弯去是妙趣横生的“风蚀洞”。绕过鬼斧神工的“小玉门”、“子母龟”。向下望,如果有缘,你就能看到一片如隐如现的“万年石灵芝”,让你身心清爽,一生健康!这时,转身回望可以看到在“小玉门”上凌空一个奇石“天孕石”。在“歇心亭”稍息片刻,就直奔圣水泉了。“圣水泉”常年不干,保持着相同的水位,一股股泉水从岩石缝里挤出来,像一条条小溪,涌入崖下的水池里,清澈见底,水质甘甜清爽。向上攀登右边是“双龟朝佛”,右下方有“六龟驮佛”,向上看,是形似唐玄奘眺望西天的天然石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