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坡头探古洞 龙化村观古建

(2014-04-17 10:20:45)
标签:

邢台旅游博客

石坡头古洞

邢台龙化村

石坡头村探洞

邢台龙骨洞

分类: 各县游记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石坡头·山洞

    4月13日,周日,早上7点半,与群友一起乘坐公交14路来到邢台县太子井乡石坡头村,开始了轻松自在的漫游。一天内,共探访了石坡头的石瓮洞、龙骨洞、鬼窟窿等3个洞,龙化村的战备洞,并观赏了两个村别具特色的古民居,可谓收获颇丰。

   时光流逝,如飞云般匆匆。上次来石坡头探洞是2009年9月份,如今已过去了近5个年头,因而记忆有些模糊,位于村西北的石瓮洞倒是一下子就找到了,但找寻龙骨洞却颇费了一番周折。记忆里龙骨洞前有个明显的标志,就是高耸于路旁的石碑,但我们这次从村西出村向南没走多远就见到高山,便围着这座山转了整整一圈,却也没有找到。直到青衫老兄回到村里打听之后,才知道了龙骨洞还要往南,原来的记录“龙骨洞在石坡村南3公里”是正确的。

    石坡头村地处华北大平原与太行山接壤的丘陵地区,村东是平原,村西、南、北都是丘陵山坡,特别是村西有一条从沙河东坚固到邢台县龙化、曹沟、峰门的山沟,自然形成河流。这里的河床都是碳酸钙质的山石,经过多年的河水冲刷,河底斑驳陆离,并形成多个“山洞”,其中较大的有石瓮洞、龙骨洞、鬼窟窿三个,洞深浅不一,形态有不同,具有一定的科考价值。

    1.石瓮洞

   石瓮洞位于石坡头村西北1公里处的山沟里,因石洞的形状如同农民家中使用的石瓮而得名。石瓮洞是一个在平坦的河床上形成的洞穴,河床上有几个窟窿直通下面的山洞。从河床下去,可见洞穴洞口面朝正北向,高有3米,深3米、面积二、三十平米,底部有水,石板上长满苔藓。洞的周围被风化的石头奇形怪状,是天然的艺术宝库。石瓮洞下面相连的是一个大池塘,原来是该村的饮用水源,水质清澈,水草满坑,有鲤鱼、鲢鱼、草鱼,还有一些鲶鱼、嘎鱼、泥鳅和黑鱼。现在水浅了,颜色变了(还算干净清亮),但不能喝了,也没有见到钓鱼的人,只见到两位妇女在池边洗衣服。石瓮洞上面原立有一块石碑,前些年被人推到水塘里,不知其记载的内容。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石瓮洞全景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洞高2米多,深4米,面积约30平米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洞上面的河床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洞上面的岩石一层一层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直通下面的洞口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原来的碑座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洞下面的池塘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池塘边洗衣服的女人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上面的洞口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石瓮洞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石瓮洞上有洞口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石瓮洞周边千奇百态的岩石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从洞内往外看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村民发明的一种耖地的耖子

     2.龙骨洞

    龙骨洞位于石坡村南3公里的铁钗山上,因传说洞内有龙骨而得名。铁钗山的山坡阳面上下分布着5个大小不一的山洞,其中位于山体下部、山沟旁的龙骨洞最大,面积约有七、八十平方米,洞口面朝东南向的阳面,洞口下面是一条干涸的河沟,四壁和洞顶凹凸不平,地面较为平整,洞中放有一张明代的石供桌,供桌上雕刻着精美的二龙戏珠、神像等,洞内四壁和天顶都有火烧的痕迹。在龙骨洞下方,相邻的山洞面积也很大,上次来时将其误认为是龙骨洞。在另一个山洞里,四壁和洞项上悬挂着的钟乳石宛如盘龙出海,尉为壮观,洞壁、洞顶上还绘有彩色的原始岩画。

    铁钗山上原有明代石碑二通,清代石碑三通,现明代石碑已不知去向。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顺德府知府张名世所立的《重修天仙圣母碑记》记载,龙骨洞古时名为“行龙洞”,万历年间人们在行龙洞建起一座天仙圣母神庙,供奉天仙至女碧霞元君,庙宇香火旺盛,前来观者莫不唏嘘长叹。顺治年间,道人樊和顺、陈怀等人组织重修。清代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所立《重修行龙洞碑记》记载,石坡头、高奇、坚固三个村的王罗胡梁董常任郝许诸君重修行龙洞。清代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所立《重修龙神庙龙池碑记》记载了重修龙神庙、龙池的情况,其中提到过去这里春光明媚,鸟语花香,龙池水清见底,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

    2007年1月,东坚固村民胡江山曾在龙骨洞内石供桌旁挖出大量古动物化石及部分植物化石,化石上有人为砍砸痕迹和火烧的痕迹,应该与早期人类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其中的两块古化石,被河北省文物研究处鉴定分别是野猪下颌骨和鹿的下颌骨,为第四纪中更新世动物化石,距今13万年以上,旧石器时代产物。这些古生物化石的发现,对研究邢台地区自然地理气候变迁、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狐得岭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龙骨洞就在这座山前,山很有特点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铁钗山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重修天仙圣母碑记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碑首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碑文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碑文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碑文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重修行龙洞碑记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碑文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重修龙神庙龙池碑记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铁钗山·龙骨洞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龙池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山沟河谷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龙骨洞口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龙骨洞口(从里往外看)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洞内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石质供桌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留念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洞的高度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火烧的痕迹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洞外的棋盘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龙骨洞相邻的洞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洞内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探洞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另一个洞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另一个洞

   3.鬼窟窿

   鬼窟窿位于石坡头村与龙化村之间,因山洞的样子很像一个鬼脸而得名。出石坡头村大概1里地,在通往龙化村的公路上就可以远远地看见北部山体上有一个大洞,那里就是鬼窟窿所在的山。当我们来到鬼窟窿所在的山沟时,看到平地里突然冒出这样一条深谷,在深谷里山体上自然形成了大小6、7个山洞,并且有两个酷似鬼脸的洞,无不感到惊奇,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感叹。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鬼窟窿之一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鬼窟窿之一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鬼窟窿之一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鬼窟窿之一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鬼窟窿之一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鬼窟窿之二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深谷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河床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标志物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从通往龙化村的公路上看鬼窟窿

    4.龙化村战备防空洞  

   龙化村正西的山名叫“蛮嫌垴”,其南边的山叫做“汉子寨”,其北边的山叫做“老婆寨”,村里的百姓说,蛮嫌垴最高,居中把人家两口子分开,要多嫌弃有多嫌弃。这三座山统称“横岭山”,坐卧在村西,像一个巨大的屏风,挡在村前。横岭山下有一条数公里长的山沟,沟的两边的山体裸露着乳白色的石头,很有特色。上世纪六十年代邢台市战备办公室在山沟两侧的山体上挖掘了多个战备洞,洞口并不隐蔽,每个洞有并联的三大间,走进去,凉风习习。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小水库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小水库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小水库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小水库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一棵黑枣树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村西小水库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蛮嫌垴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走进蛮嫌垴山下的战备洞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石坡头探古洞 <wbr>龙化村观古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