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承德的山·棒槌山(磬锤峰)
承德的山,属燕山山脉,都不高,海拔只有五、六百米,不管爬哪一座,来回2个小时足够了。其最大特点是:山尖都孤独地耸立着巨大的“象形石”,如城东的磬锤峰、鸡冠山,城南的僧冠峰,城西的双塔山、元宝山。这种特殊的山顶地貌是怎样形成的呢?地质学家说,在10亿年以前的太古代和元古代,燕赵大地是一片汪洋大海。在2.25亿年以前的中生代,承德一带成为一片河湖盆地。到1.4亿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晚期,湖盆上升为陆地,这里变成一片地面起伏不大的山地。到7000多万年以前,地球上发生了一场巨大的造山运动,称为“燕山运动”,火山喷发,岩浆横溢,地壳断裂,岩层扭曲,承德大地换了摸样:高山耸峙,深谷蜿蜒,石洞幽深,石墙纵横。经过长期风雨不停地“雕琢”修饰,到300万年前,奇峰异石的自然地貌形成。
磬锤峰
又称棒槌山,是承德的标志性景点(包含在避暑山庄的通票里),距市区只有2.5公里左右,在市区北部的许多地方,向东望去,都能远远见到它那擎天而立、直插云端的身影。有人说它像像妇女在河边洗衣用的棒槌,有人说它像男人的阳具,还有人说它像倒立的啤酒瓶子。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康熙大帝来到承德之后,觉得它像和尚念经用的“磬锤”,于是赐名为“磬锤峰”。
磬锤峰(棒槌山),古称“石挺”,早在1400多年前,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就有记载,称其“武烈水……东南历石挺下。挺在层峦之上,孤石云举,临崖危峻,可高百余仞”。经1972年实际测量,海拔596.29米,槌高38.29米,连同基座高59.42米;上粗下细,上部直径15.04米,下部直径10.7米。为了观赏磬锤峰,康熙皇帝在避暑山庄西山上建造了一座“锤峰落照亭”,与磬锤峰遥遥相对。每当夕阳夕照,擎天之柱在晚霞映照之下,雄奇倚天,蔚为壮观。乾隆皇帝认为磬锤峰为神物,是上天的启示,在建造普乐寺时,专门在寺的后部(东面)又辟一个面向东的山门,正对磬锤峰。一个寺庙有两个山门,在我国寺庙建筑中是少见的。

在避暑山庄湖区东望棒槌山
在避暑山庄丽正门的门口看棒槌山

在避暑山庄丽正门的东口看棒槌山

在普宁寺(大佛寺)广场看棒槌山

在普宁寺(大佛寺)大乘之阁看棒槌山
在普乐寺主体建筑旭光阁看棒槌山
从避暑山庄的正门丽正门出发,沿着山庄路东行,到达万树园门口,向东走人行桥过武烈河之后,沿着普乐东路直行,就可到达磬锤峰(棒槌山)风景区。这里有目前全国最长的吊椅式索道,长达1620米,索道门票80元,用时需要42分钟。多数游客都是坐索道上下山的。如果购买了通票,可以从景区广场西侧的山路爬山,这样既能体验到登山的快乐——征服感、成就感,还可以多看一个景点——普乐寺。游玩寺庙后,从庙的后门可以沿石阶直接上山,来回一个半小时。

普乐寺山门

普乐寺主体建筑旭光阁

普乐寺东边有上山小路

上山石阶

棒槌山·蛤蟆石 相距500米
爬棒槌山的看点有四:
一是沿途观赏各种山花。景区遍布着杜鹃花、芍药花、玫瑰花、丁香花、樱桃花、山菊花、石竹花等100多种野花,是一处天然的大花园,当然不同的季节开放的野花不尽相同。
二是观赏棒槌山的雄姿。特别是注意两点:风化程度与棒槌上的树。由于风吹、日晒、雨淋,长年的风化侵蚀,棒槌山的石头表面已经严重的沙粒化,在一片一片的慢慢脱落,长此以往,若干年后可能会导致这一奇观的消失。棒槌上长着一棵桑树,这颗桑树距底部平台18米,其主干直径30厘米,大概已有300多年树龄。在这缺土少水的崖壁上,能长得枝繁叶茂,而且年年开花,结出白色的桑葚,真是神奇。到跟前还可以亲手摸摸棒槌,当地流传着“摸到棒槌山,能活一百三,”“摸一摸,挣钱多;靠一靠;老来少”的说法。
三是观赏离棒槌不远的蛤蟆石。蛤蟆石与磬锤峰同属一个地质年代,长约20米,高14米,它背北朝南,头探出悬崖,昂首突目,大嘴微张,很像一只蹲坐着欲跃蓝天的大蛤蟆。蛤蟆石腹下还有两个空洞,南北相连,东西贯通,即便夏季炎炎烈日,洞内也是清凉冰爽。
四是边爬山可以边俯瞰承德市。

孤峰云举,擎天拔地,气势雄伟
山势险峻,怪石嶙峋
挺拔峭立,直插云端
擎天一柱
可与纳米比亚的“上帝的姆指”相媲美

桑树,高约3米,树龄300年
蛤蟆石
自助游路线:避暑山庄乘坐6路、11路公交车到万树园下车,往东经人行桥过武烈河,望着棒槌山,走公路即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