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2013-03-04 06:26:42)
标签:

邢台旅游博客

和顺旅游

后虎峪村

虎谷坟

和顺凤凰山

分类: 爬山穿越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天空飘着棉花糖

     3月2日,周六,随老柴等驴友32人完成了一次从山西省和顺县松烟镇凤闯村到青城镇后虎峪村的穿越。今天,我们遇到了春节后最好的天气,晴空万里,空气清新,大自然赐予人类的无穷无尽的阳光、蓝天、白云,显得那么珍贵。在山西高原广袤的山顶草甸上行进,视野无比开阔,又有白桦林、落叶松一路陪伴,驴友们无不神清气爽,兴高采烈地走完20公里的行程,度过一个快乐的一天。

    早上6点我们从邢台市区出发,沿着邢和公路(省道S323)一路西行,过将军墓、邢和隧道、骆驼岩隧道,到范庄进入青城公路(X349)南行,在雷庄下道,8点正来到松烟镇凤闯村,开始了一天的徒步穿越。

    凤闯村位于和顺县东南部,是一个只有50多户人家的小山村。村子四面环山,海拔高度在1000—1400米之间。村西北的凤凰山丹霞壁立,像一只展开双翅欲飞的凤凰,迎接着一批批驴友前来观光旅游。我们沿着新修的柏油路进村后,所看到的是依山而建的石板房,村口古老戏台,还有春节时门脸上粘贴的神符,立即感受到它与河北不同的山村景象。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凤闯村村东口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古老的戏台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村委会驻地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过年时兴贴这样的神符

     走出凤闯村,来到村西北,凤凰山就在眼前,赤壁丹霞,山体就像大块的五花肉,叠加在一起,壮观美丽。第一段就是沿着沟底的碎石路一直提升上山,快到走尽头时,左切继续上升,直到登上山顶。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凤凰山像是一只展开双翼的火凤凰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沟底出发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山口处修建于1995年的山神庙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山神猴头狮身,别具特色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凤凰头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五花肉”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巍峨壮观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回望凤闯村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一直在提升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山西高原虽然山体平缓,但从一定角度看也是群峰叠嶂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开始左切上山 标志是山顶的两棵小树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远山烟雨氤氲

    上到凤凰山顶,后面就是山西高原的景致:和缓的山体,广阔的山顶草原,一片片油松林。山顶的草很高、很厚,只是枯黄,缺了点生机,如果是春夏秋季节前来,满山的草地和数不尽的野花,那景色该有多么美丽。由于海拔到了1300米以上,这里有了大面积桦树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亮丽的光芒。路线很明显:沿着山脊草原边际,一路北行。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行进路线图(驴友大漠制作)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登顶后的目标:远方的松树林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回望:崖边行走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松树林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向下眺望凤凰沟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转过松林,远处是梯田,目标是爬左侧的山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从梯田边上行走,视野无比开阔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回望松树林、山顶草原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南边的大山像是一道屏风 山下是寺庄头村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从这座山爬山去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山间缺口处上山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10点20 山顶小憩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山下的寺庄头寸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初见白桦林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继续在山脊草甸上行走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回望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很像“侏罗纪公园”(树桩)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连续走了几个类似天河梁似的山顶草原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目标:松林方角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小憩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穿越松林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天空飞来棉花糖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沿着松林边沿行走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头顶云朵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12点半桦树下吃午饭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午饭休息处对面的山体

    饭后从中间树林稀疏处翻越大山后,朝左侧(阴面)下山,因沟太直立,大部队难以下去,又返回从阳面下山,一直下到机耕路上。然后沿路走到小庙处,合影拍照。顺沟而下,直接来到神堂峪村。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阴面有雪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一片山棘,干苦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本想从阴面下到大片耕地处,沟险,返回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从阳面转到右侧山尖下山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绕过悬崖下山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眼见机耕路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下山后回望,刚从山南头下来的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小庙处合影拍照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神堂峪村

    神堂峪村是一个只有40多户人的小山村,村边有一颗树龄500多年的五角枫树,为晋中市一级保护树种。村口有一座“五道庙”,从斗拱装饰来看,也有几百年的历史。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五角枫树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五道庙”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斗拱

     神堂峪村到后虎峪村只有3里路,但至今没有通公路。走在通往后虎峪的路上,见玉米地里有一通石碑,碑文像是一首诗,旁边散落着两个特别巨大的赑屃碑座,还有几根石柱。因事先不了解情况,没有拍下来。现在才知道,原来是后虎峪村的历史名人明朝户部尚书王佐及其子王云凤的王家陵园。

    王佐,字廷辅,山西和顺虎谷(今前虎峪村)人,明成化十四年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尚书,王佐去世后,明帝给予很高评价“海深山高,月白风清,秋水寒潭,快刀利剑”。明正德十年皇帝“敕修王尚书坟”。其父王义,以子佐贵,曾赠户部尚书。王云凤(1465一1518),字应韶,号虎谷,王佐之子,明成化十九年中举,二十年(1484年)中进士。先授礼部主事,转员外郎、郎中,弘治十年被太监李广、刘瑾诬陷下狱,次年三月被谪河南陕洲,弘治十二年任陕西按察司佥事,奉敕提督陕西学校,后为山东按察使,正德四年迁任国子监祭酒、右佥都御史。明正德十三年去世后,与父王佐、爷爷王义祖孙三代同墓。    

    后虎峪,原来叫虎谷,村里大多都姓王,为王的后代。王云凤曾对家乡的山村风光咏诗曰:“深山草木稠,结庐向虚敞。尽日无人至,禽鸟互来往。读书心力倦,手曳青腾杖。出门何所之?独坐磐石上。山头白云生,我心自萧爽。田夫驱犊来,喜道桑麻长。”当年王家陵园风水极佳,东倚扯旗山,北靠帽黑(合)山,像一顶官帽,中间的山体圆圆的堆起,两边的山体略低,长长地向两边延伸;正南是排牙山,一排犬牙交错的山峰似列队一般,有整装待发的样子;正西方向是挂榜山,一座壁立千仞、如刀削斧劈、高耸入云的山峰,如一面巨大的才子公示榜。抗战以前,陵园四周有高高的围墙,园地内檫树茂密,林荫习习,碑像林立。坟前立有三门石坊一座,坐北朝南,呈品字形,为大青石质,线条流畅,雕刻精湛,四檐高挑,正门横梁刻“敕修王尚书坟”,侧门刻“正德十年四月一日”的字样。跨过石门门阶,冥道两侧对称的矗立着石羊、石马、石狮、石猪等石像生,煞是逼真。往前走,一对石人(武官、文官)分列两侧,身高约有一米六七,朱衣朱裳,佩带和衬,头带冠冕,手持朝笏,庄严肃穆。继续上了一个缓坡,前面有两个赑屃(霸下),怒目圆睁,四脚抓地,拖着两块大碑。一块为公德碑,上刻有王虎谷生平事迹;一块为建制碑,上刻陵园规格、当地山川脉象走势等内容。清和顺县令鲁燮光诗《谒王尚书总宪二公墓》曰:“松风谡谡墓门清,前后村传虎谷名。掉楔褒题贤父子,衣冠捱接古公卿。事贤转眼居邦晚,论世弥深尚有情。泉壤有灵应匡我,要争节气到先生”。遗憾的是,几百年的陵园如今只剩下几块残石。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挂榜山下孤立的王家陵园石碑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排牙山,犬牙交错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扯旗山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旧时石坊(图片来自网络)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旧时的陵园(图片来自网络)

从和顺县凤闯村——后虎峪村的穿越
下午4点40分来到后虎峪村

     从后虎峪村乘车返回途中,路过青城镇当城村,在车窗向外见到一个巨大的天然石洞,那就是背窑湾始祖洞,是一处旧石器晚期古人类遗址,因为停车没能参观,有点遗憾。背窑湾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坐南朝北,洞高4米,宽6米,深14米左右,洞地面积约百十平方米。1983年和顺考古工作者在洞内发现了石核、石片、尖装器、刮削器等石制品,鼢鼠、獾、斑鼨狗、普氏野马、披毛犀、骆驼、大角鹿、马鹿、东北鹿、普氏羚羊、牛、岩羊等动物化石,经炭十四测定,距今约三万年左右,早于北京山顶洞人。该洞生活过的古人类是现今和顺人的始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