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牛神口发生的故事

(2012-09-05 17:22:22)
标签:

牛神口

西左村

孔庄

金牛洞

插旗垴

分类: 各县游记

牛神口发生的故事
牛神口

     牛神口,又称牛峪口、孔庄川口、老虎口,是邢台市西北山区海河流域子牙河系沙河(滏阳河、南澧河、野河)北支流乌门川和南支流渡口川交汇处的一大山川隘口,距邢台市区32公里。它位于沙河市綦村镇西左村、孔庄与邢台县羊范镇西坚固村之间,宽约1公里。牛神口为邢台、沙河、内邱三县数十条河流、溪谷之水(汇成大沙河)出太行的必经之地,是滏阳河支流南澧河上游的重要咽喉。这里三面环山,北有插旗垴,南有放马岭,西有窦王墓山、孔庄大峡谷,是太行东麓山区和丘陵的分界线。

    牛神口名称的来历与“牛”有关。据传,古有石牛来此饮水,被人看见,不能行走而陷入沙中,后人遂称此川口为“牛神口”。因河的北岸紧挨插旗垴,而插旗垴,头北尾南,从北面的东牛峪村、西牛峪村一直往南连绵9公里,高峻雄美,酷似横空出世的一头巨型神牛横卧在太行山东麓,所以被称为“牛峪口”。

牛神口发生的故事
牛神口位置图一

牛神口发生的故事
牛神口位置图二

牛神口发生的故事
牛神口位置图三 插旗垴、牛神口东面

牛神口发生的故事
牛神口位置图三 插旗垴、牛神口西面

牛神口发生的故事
插旗垴对面的跑马岭及其下的蛤蟆庄

    牛神口北侧紧靠河川的插旗垴,又称插旗岭,海拔 448.2 米,南北长约9公里,东西最宽处有1里,是一座由白色石英岩构成的山。孔庄村民称其为“卧牛台”、“东山”。如果从石坡头、龙化村看,它酷似微缩“小太行”,所以又被称为“西横岭”。插旗垴处在孔庄东的大沙河(野河)东北岸、西左村的西北岸,由于它的存在,迫使大沙河东去调头南,撞上南侧跑马岭下的蛤蟆庄,又调头东,起到减缓洪水流速,减弱洪水灾害的作用。从南部看插旗垴的山体确实像牛屁股,山体的中下部(相当于牛肛门的位置)有一石洞,名为“金牛洞”,又称“牛阴洞”。相传,古时候金牛洞里住着一头金牛,通体黄金,头上长着两个锋利的犄角。有一年,金牛从洞里出来觅食,正要偷吃坡前的庄稼。没想到洞口右侧的大石块掉了下来,不偏不倚,正好打在一只牛角上,牛角应声掉下。金牛“哞”一声,撅着尾巴跑回洞中,刚一进去,一声巨响,那块巨石象天门一样堵住了洞口。从此,金牛再也不敢出洞偷食庄稼。金牛进入洞中之后,不吃不喝,不久全身变成了一座大山,横卧在朱庄村的村东,从此东山就被唤作卧牛台。时过境迁,金牛洞口右侧的大石头早已掉到河滩上,洞口也大开。金牛洞到底有多深,无人知晓,据说一直往里钻,可以钻到邢台城。多年来一直流传着金牛洞附近闹鬼的故事。说赶夜路,路过金牛洞时,会听到敲锣打鼓的声音,像似鬼怪活动。实际上是在雨季地下水、地下河径流之水与岩石撞击而发出的声音。插旗岭(卧牛台)北面有一条山谷,孔庄人叫白nie(音,悬崖的意思)道,在山谷的南崖绝壁上,有极为对称两眼洞穴,酷似一双大牛眼。“牛眼睛”里很平坦,可容五六个人玩耍。“左眼”里侧有一洞穴,可以从中爬到四米外的另一个隐蔽洞口。

牛神口发生的故事
插旗垴,远看像牛的后屁股

牛神口发生的故事
金牛洞

牛神口发生的故事
金牛洞东侧的一个洞,目前用于“引朱济邢”的渠道

牛神口发生的故事

插旗垴(西侧看)

牛神口发生的故事
插旗垴(东侧看)

牛神口发生的故事
插旗垴北面山峦

牛神口发生的故事
牛脊背
牛神口发生的故事
插旗垴西面:孔庄、朱庄、朱庄水库
牛神口发生的故事
插旗垴东面:西坚固村、大沙河
牛神口发生的故事 天空晴朗可以从插旗垴看见邢台市的电厂

牛神口发生的故事
插旗垴顶峰
牛神口发生的故事
插旗垴山顶的插旗孔洞

牛神口发生的故事
插旗垴山顶的野韭菜花
牛神口发生的故事 插旗垴山顶的野花

牛神口发生的故事
插旗垴的野酸枣
牛神口发生的故事 插旗垴的刀螂
牛神口发生的故事
插旗垴山腰上的公路

    牛神口之地,很早就有人类居住,古代先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早在汉魏时期,位于牛神口东侧、大沙河南岸的沙河市岗冶村以及綦村就开始钢铁冶炼,这里的森林茂密,有铁冶炼所需的木材(木炭),铁矿丰富,加上丰富的水源,发展到宋代成为著名的冶炼钢铁的中心,所生产的铁占全国产量的40%。位于牛神口东侧、大沙河北岸的邢台县西坚固村,历史上曾是我国早期白瓷“邢州白瓷”的重要产地。烧造历史从北齐、隋代、唐代至五代、宋、金、元,代代传承,源远流长,西坚固以北长约60公里、宽约30公里的狭长地带内,邢窑密布,到唐代白瓷烧制技术达到顶峰,形成了我国陶瓷史上“南青北白”争奇斗妍的两大体系。现村西仍有南北朝时期的“邢窑遗址”,遗址所在台地北高南低呈阶梯状,范围东西长约200米,南北长约150米,出土了青瓷碗、罐、盆以及窑具三角支钉、齿形垫具等遣物。历史上,牛神口是东部各县通往邢台县小西天奶奶顶(俗传说是圣母宫的奶奶盛夏避署的地方)烧香敬神的交通要道。从牛神口经过孔庄峡谷,往西里走,步行三十多里山路,就到达小西天。每年三月十三、九月二十的庙会,从开始到结束达二十多天至一月有余,来自周边几省的香客人流如织,络绎不绝。至今在孔庄还有一座始建于隋开皇八年(公元598年),距今已有1410多年历史的“碧霞元君圣母庙”(孔庄圣母宫),经过这里去奶奶顶拜香观光的人们每年都可达到数万人以上。现在,每年四月初四,牛神口有附近七村庄联合举办的牛神口庙会。

牛神口发生的故事

大沙河 西坚固村(东北)西左村(西南)

     牛神口扼山川出口,形势险要,自古为兵防要地。史载,汉魏时这里即设有巡检司,常年有兵士把守。隋末唐初,秦王李世民曾在这里与刘黑闼决战。据《旧唐书·高祖、太宗本纪》、《旧唐书·刘黑闼列传》、《资治通鉴》记载,李唐王朝肇建之初,却仅居关中、河东一隅。秦王李世民在平定天下的过程中,曾与农民起义军刘黑闼部大战于洺水。刘黑闼贝州漳南(今故城县)人,窦建德的重臣要将,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窦建德为李世民所败被杀后,刘收拢窦残部,控制了河北、河南、山东诸省。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正月攻克相州(安阳、临漳一带),称汉东王,建都洺州(永年)。秦王李世民奉旨讨剿,刘黑闼闻李世民前来,立刻收缩兵力,放弃相州,退守其老巢洺州。李世民乘势取相州,二月十七日唐军克邢州,廿四取刘黑闼定、栾、廉、赵四州。三月黑闼数次挑战,世民坚壁不应,遣奇兵绝其粮道。相持六十余日后又导演了水淹三军的精彩一幕:“守吏决堰,洺水大至,深丈余,黑闼众大溃,斩首万余级,溺死数千人,黑闼与范愿等二百骑奔突厥。”至此秦王打败刘黑闼,同时也为当地留下了数说不尽的遗迹、传说。插旗垴就是当年秦王练兵插旗的地方,今在山顶插旗坑仍在。牛神口西北、朱庄水库旁的窦王墓山,传说是隋末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与官军廛兵之处,窦王兵败后跳崖牺牲,葬于此山。据传,秦王李世民与刘黑闼征战时,有一次兵败,曾藏于孔庄圣母宫中得以躲过敌兵。后来,李世民登上皇位,为报答圣母搭救之恩,遂降旨对该庙大加修缮,将正殿建成九檩八搭朝王殿式,同时还新建了地藏王阎罗殿、戏楼等,从此孔庄圣母宫香火日盛,享誉北国。

牛神口发生的故事
位于孔庄北街的“圣母宫”

     抗日战争时期,牛神口附近是沙河县抗日武装最早活动的地方,因而引起日寇的报复,制造了惨绝人寰的“三一一”惨案(孔庄惨案)。1938年3月11日(阴历),日伪军在牛神口东、西两侧的“车网地”共杀害我孔庄、左村(今西左村)、峪里村民355人,有12户人家被杀绝,200多个家庭只剩下孤儿寡母;55万斤粮食和无数财物被抢光、烧光,4440多间房屋被烧成灰烬,并被拉走牲畜198头,犯下了滔天罪行。

牛神口发生的故事
牛神口西侧的“车网地”是1938年日寇残杀我355名无辜百姓的“三一一”惨案纪念地
牛神口发生的故事  位于牛神口西南角的“三一一”惨案纪念碑

    牛神口作为一大山川隘口,给现代人的似乎尽是灾难。历史上,这里河流常年流淌不断,芦苇茂盛,鱼虾满塘。雨季来临时,奔腾的水流溅起白色的浪花,响彻山间谷地,一直流向下游的大沙河,养育了无数生灵。当然,也会有洪水滔天,给当地百姓带来灾祸的时候。新中国成立初,为了控制水灾的发生,沙河县人民自力更生,在牛神口南侧、西左村南2.5公里处修建了“左村水库”,全部工程于1960年7月1日竣工。水库汇水面积206平方公里,坝高35米,库容4000万立方米,是一座质量良好的中型防洪蓄水工程。在以后的几年时间里,为沙河县防洪、蓄水发挥了显著作用。但是,万万没有想到,1963年8月突发的特大洪水,给左村水库以致命的毁损。从8月1日11时开始降雨,到8月5日1时水库决口,累计降雨量高达820.7毫米,超过原设计1.8倍,上游来水量1.48亿立方米,超过原设计3.2倍。4日23时,最高水位高程达232.7米,流量近8360立方米/秒,坝顶开始溢水。沙河县人民在政府的领导下,几千人尽管多方奋力抢险,水库大坝仍然决口,大水以23600立方米/秒倾泻而下,像猛兽一样直奔下游的大沙河,冲垮了耕地,冲走了树木,沙河县东部成了一片汪洋。西左村140户人家、1300多房屋被洪水卷去,半个村子被水冲走;沙河铁路桥被冲跨,114个村庄被淹,其中姚庄等村被冲没。仅沙河县共计死亡326人,受伤825人,倒房167995间,受灾农田431670亩。邢台市淹没村庄4726个,淹死1635人,伤15148人。

    1971年邢台人民在牛神口上游的朱庄开始兴建了(Ⅱ)型水利枢纽工程“朱庄水库”。1976年底孔闸门安装完成后,即开始拦蓄洪水,至1981年底主体工程按批准设计全部完工。水库坝高九十五米,可蓄水七亿立方米,总水面达二万四千亩,能够安全拦蓄二十年一遇的洪水,使东部各县免除洪水之害。四十年来,朱庄水库在防御水灾方面特别是“96.8”洪水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使牛神口下游长达60公里的大沙河变成了纯粹的“大石滩”。

牛神口发生的故事
插旗垴上南看西左村

牛神口发生的故事

西左村及左村水库遗址
牛神口发生的故事
西左村西的坡地、山峦

牛神口发生的故事
插旗垴上西看孔庄村
牛神口发生的故事
孔庄村梯田
牛神口发生的故事

插旗垴上西看孔庄、朱庄水库
牛神口发生的故事 朱庄水库

     随着邢台市工农业的发展,市区地下水超采,水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为了补给市区地下水,实现百泉复涌,2004年邢台市投入巨资兴建了“引朱济邢”工程,于2005年1月全面完工通水,年可引水5000万立方米。2012年4月又完工了朱庄水库放水通过大沙河金牛洞到喉咽村的河道渗向百泉的“渗漏工程”。

牛神口发生的故事
插旗垴西北河道
牛神口发生的故事
插旗垴南侧水渠
牛神口发生的故事 插旗垴南边废弃的“水利工程”牛神口发生的故事
引朱济邢河道牛神口发生的故事
金牛洞引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