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唐义桥
两个多月前,邢台作家兰帆先生告之,其家乡邢台县羊范乡北唐村有一座古桥,希望我去探访一次,此事一直在心里挂着,今日终有时机而动身前去。
吃过中午饭,见阳光和暖,骑上单车从市区出发,沿着邢(台)左(权)公路西行,过七里河大桥后向南,半个多小时的时间,便来到了北唐村。

北唐村东北方向的山峦
北唐村东口
邢台县北唐村,位于羊范乡北面2公里,东距邢台市区30多华里,处于邢台西部太行山脉向华北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村东、西、北三面有低矮的山坡,又有大片的平整农田。

北唐村西北的丘陵
北唐村并不大,却是一个古老的村落,至今村子里还保存着一些古老的民居。村里还有真武庙等三座庙宇。

古门楼

雕琢精美的门墩
穿过北唐村大街,沿着村西偏北的公路西行,便是与东侯兰村搭界的地段,很快就可以见到东西方向的北唐村古桥。一位正在打柴的东侯兰村民见我考察古桥,热心地引我下到桥底,并仔细地清扫躺在桥下的石碑,方便我拍照。

桥面被大车碾压地凹凸不平

南边(桥下拍照)
南边的镇桥兽(狮子) 从镇桥兽可以基本上断定,此桥修建于元明时期

北边(桥下拍照)

北边的镇桥兽(狮子)

躺在桥底的石碑
问了几个过路的东侯兰村老者,谁也说不上古桥的岁数。仔细查看碑文得知,石碑于清顺治五年(1648年)立于桥头,原有龟驮底座,碑额有龙的图案,但现已不见踪影。碑刻《义桥碑记》记载,义桥建于明崇祯壬申(1632年),距今已有378年的历史。义桥是北唐村的唐姓、杨姓、石姓七个“善人”为了方便百姓行路,集体出资建造的。老者讲到,在抗日战争时期,白天日本鬼子修桥,夜晚八路军毁桥,反复修建过好几次。《义桥碑记》记载了当时修建义桥的情况,对研究邢台地区的水文变迁具有重要价值。

清《义桥碑记》(局部)

地图
卫星地形图
据查,邢台市文物复查队在北唐村北面的崔路村曾发现过清代康熙时期的石碑,刻有《新建义桥碑记》,碑额阴刻篆体,雕刻精美,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