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和外婆住过一段时间。外婆对吃是很讲究的,相比其他兄弟姐妹我比较合算,有多一点的机会去外面尝尝新鲜。陪外婆去红房子吃西餐在我小时候非常愉快的一件事,记得每次去,乡下浓汤(大家也叫罗宋汤)总是必点的,在大盘子里喝汤,感觉很奢华.只记得有一次外婆请不少人时才点了牛尾汤,依稀记得红房子还有一个白色的奶油蘑菇汤,尝过一下,觉得不如乡下浓汤。红房子的猪排也非常好吃,还有非常好吃的就是色拉啦,在美国到处有色拉吃,就是没有那么奶香浓重又很清淡的那种土豆色拉。

外婆在家有时也做西餐给我吃,记得石门路有一家南货店,里面有卖鹭鸶面和蚌壳面(来了美国才知道那其实就是各种形状的意大利通心粉而已),不知道白脱油和草莓酱是不是那里买的,那里还有好吃的东西就是穿在草绳上卖的一串串鸭胗(想想就要流口水呀)。外婆把鹭鸶面和蚌壳面在水里煮好后,把番茄沙司和在一起,里面也是放了些海鲜肉类的。面包呢,当时还没有丰丰面包房的法式面包,于是就把普通方面包买来,用切面包的锯齿刀,切成一片一片,然后放进一个有手柄的网状大铁夹子(看上去像个‘甲’字),放在煤气灶上用小火烘烤,烤完后涂上白脱和草莓酱。当然吃西餐时,罗宋汤是不可缺的,但是外婆总是说,家里的罗宋汤做不出红房子的味道来.虽然汤底也是牛肉炖出来的,洋葱,西红柿,卷心菜也是过过油的。

照片来自网络,是在真正在红房子拍的(当然啦,是2009年的红房子)
罗宋汤我真正做得正宗是直到我读中学时知道了诀窍。那时爸爸在《文汇报》开创了‘周末’版,老爸是版主,记得这是当时的报纸中唯一的娱乐版。想来很好笑,记得老爸的头衔是工商部的办公室主任,不知为何和娱乐搭起界来。记得爸爸当时采访了很多文艺人和特级厨师,于是我让爸爸去问红房子大厨乡下浓汤的正宗做法。于是啊,才知道了诀窍,那个浓汤啊不是土豆烧酥后的结果,也不是放淀粉的结果,而是把面粉在白脱里炒香的结果。
于是乎,我的罗宋汤基本成为家里的一个经典汤,记得我过16岁生日时,请来了我初中时的几个好朋友,做了罗宋汤,色拉和炸猪排给大家吃,调色拉油调个半天.总之我的朋友至今还记得那道罗宋汤。
到美国又有了孩子后,罗宋汤依然是家里经常出现在饭桌上的一道汤,原因很简单,孩子都喜欢。
在美国公司上班,会遇到全世界各地的人种,于是我也遇到不少俄罗斯人。为了求证我的罗宋汤(俄罗斯汤的原意)是否正宗,我索性给俄罗斯人做了我的罗宋汤,结果是这样的,俄罗斯人爱喝我做得汤,但是这不是俄罗斯人做罗宋汤的办法,俄罗斯人叫BORSCH。几点本质的区别,第一,BORSCH不是用番茄着的红色,是BEET,红色的甜菜根颈。第二,不是放白脱油,奶油味是SOUR
CREAM酸奶油。后来一想,我又想通了,我们国家当时的菜场里甜菜和酸奶油都是不存在的东西,大厨能别具匠心地用了替代品,又做到如此好味道,多不容易啊。我的俄罗斯朋友也做了他们的罗宋汤给我喝,不错啦,但是和我们红房子的乡下浓汤比毕竟还是我们的乡下浓汤更加窝心窝肺的好吃。

BORSCH俄罗斯人的罗宋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