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上的粽子照片,当然是和外婆做的远开八只脚.
小时候,棕叶是不舍得丢掉的.可以年复一年的用.每到做粽子前,外婆会把棕叶浸泡在水中,然后仔细查一下,那些棕叶是否已经开裂了.开裂的棕叶分到一边,可以几个合在一起用.糯米是前一天就浸泡过的,然后放在淘箩里晾干水份.那样酱油就会被米吸进去.肉是一定要五花的,切成约一寸长半寸长半寸宽的长方体.也是现在酱油里泡过.那个肉和酱油的香我现在还记得很清楚.然后把浸过肉的酱油拌在糯米里面.
做粽子时,叠好的棕叶里先放上糯米,然后放两块肉,接着再加米,把粽子包上,最后绕上绳子.虽然,外婆主要是做肉粽子,但是也会做点赤豆棕,碱水棕,豆沙棕.一定会为我坐上三,四个小巧的小脚棕,给我玩的.小脚棕大约两寸长,上面的三角地带大约不到一寸宽.外婆会把几个小脚棕给我串在一起.
煮粽子一定是一个大大锅子,里面放满了肉粽子.其它味道的粽子是分开煮的.记不清是煮多久了,一个小时是肯定要的.可能是两小时.
煮完粽子后,我总是迫不及待地要吃.打开绕着的绳子,打开棕叶,用筷子把粽子轻轻推到盘子里.然后把棕叶浸到水池里.粽子里的酱色的糯米每一颗都油光光的,掰开糯米,里面的精肉冒出诱人的香味,肥的部份有已经融化到糯米里了.啊,非常的美味.
芝加哥的端午节是没有气氛的,只有几家中国店在卖冷冻的所谓五芳斋粽子,看了看也引不起什么食欲.有一家小店好像是自制的粽子,但是好像和外婆做的不一样,也没有兴趣去尝试.端午节,妈妈说是要吃五个"黄".记得是黄酒,黄鳝,黄瓜,咸蛋黄.嗯,还有一个什么"黄"来的?嗯,端午节该给表姐打个电话,那是她的生日呐.
昨天午饭时,朋友带了她妈妈做得肉粽给我吃.嗯,好吃.让我又想到了外婆做的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