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次听见市政府为房价一事矫揉造作地说要动员起来,抑制房价.就觉得实在是很可笑的.
首先市政府从来没想要抑制房价,即使说了几句抑制房价的政策要出炉等等的空话,一是为了安定老百姓的人心,所谓的众怒难犯.二是表示政府不是吃干饭的,在为群众的利益而奋斗.如果政府真的抑制了房价,我们的大于10%的国民产值哪里来?政府的响当当的业绩哪里来?全世界都看好中国的市场,中国的国民产值,哇,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关头,只有我们的产值直冲云霄.
再说了,当权者一般也是既得利益者,他们之中如果有一个是还在为买第一个房的首付担忧的,我绝对立马给他三鞠躬,因为那样的当权者可能还没有出生.我想领导们都正在为房价的上扬而成为百万元,千万元,甚至亿万元户得意万分的同时,你让他抑制房价,让他的"?"百千万元户身份掉价?不可能吧.
所以,不要轻信政府和你同心.除非你和政府领导同步.
抛开政府的因素,我们讲讲市场的因素.现在的中国讲究市场经济.现在的市场上什么能保值?
股市?
-没有信心.
黄金,原油?
-好像已经涨到了头,总之相当不稳定
放银行赚利息? -利息好像快缩水到零了
那市面上保值的东西是什么呢?无论你喜欢与否,回答还是房产.房价上扬后,各种消费品也一起同步涨价,不买房,更没有活路.所以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使得房价居高不下.
不买房,任何钱都会缩水。所以说来说去,钱还是必须放在房产里面。我的观点是,只要有一分钱,就去买房。当然,网友会问,房产象美国一样崩溃怎么办?可能性有没有,不能说没有,但是至少现在不会有,为什么呢?我讲的房产是指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然后我讲的是上海的市中心。土地不会自己从地里长出来,土地已经消耗尽了。价格往哪里去跌?上海的一切周边设施齐全,医疗交通发达,价格往哪里去跌?我不赞成去买那些周边环境不跟趟的地方,不是没有增值的可能性,而是风险太大。一旦房市出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那些涨得快又没有依据的地方。
从美国的房市的崩溃和金融危机来看,有一点经验教训是很明显的,所谓出问题的在于你在哪里投资房产。出问题的不外乎几个地方,第一近期开发的(或者近期价格疯涨的)旅游城市,没有工业,没有发达的城市设施,(拉斯韦加斯是很好的例子,弗罗里达也有点那意思)。第二,大城市周边的卫星城,大城市土地告缺,于是开发商一窝蜂地在城市边缘开发,但是基本设施还是更不上,主要的是交通还是问题。怎么说衣食住行,住和行还是紧密相连的。上海人在郊区有房产的人多地去了,愿意去常住的还是不多就是这个问题。第三,城市是某一个大工业地聚集地,这个工业垮了,整个城市就垮台了(底特律是个例子,汽车产业一垮台,经济萧条,房产相应受到大冲击)。纽约,芝加哥,洛杉矶等大城市不是没有受冲击,从数字上说,房产都有跌,但是如果你了解这些城市的具体情况,你只能说房价比较稳定了,好的区域,价格基本不动,周边地区,房产商找到大片土地的又大量造房的地方,自然就是房价跌幅最大的地方,往往是离城市已经相当远,交通不方便或学区不灵光之地。所以买房的原则永远不变,还是地点,地点加地点。
所以不管如何,上海的房价只有涨没有跌的理由。纵观来讲,上海已经是一个国际大都市,和曼哈顿,巴黎,东京,甚至和莫斯科比,价格都不算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