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居京师的知名画家王宝智先生是陕西关中人,他早年毕业于西安的一所名牌大学,学的是机械专业,大学毕业后,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一直坚持绘画,天道酬勤,终有所成。如今,时刻萦绕在这位中年画家心头的,还是如何能创作出更多高质量的作品。快满六十岁的人了,但他说话时的语气,依然有少年人那种顽强而固执的态度,岁月的痕迹在他的身体上能显现出来,但是时间的熨整依旧熨不平他胸中炽热澎湃的艺术思潮。
“画得像是容易的事,难就难在不像。我就是要达到跟人家不一样。”这是王宝智先生数十年如一日所坚持的信念。小时候,他看到齐白石、吴昌硕的画,无形中受到影响,而要求突破的意念不断督促着自己,要有自己的面貌。为此,他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直到现在,他还在摸索,时刻想着如何独出新意,把自己心中涌出的形像藉如椽之粗笔,无所拘束的挥在纸绢上而写出完全属于自己的作品。
王宝智先生在山水画和花鸟画、人物画三大画科都很有成就,这在当代的中国画坛是不多见的。
王宝智先生山水画的画风,贵乎安静执着。山水画最大的功能是让人静下来,淡下来,慢下来。王宝智先生的山水情结,源自他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祟尚景仰和不懈追求,同是也源自他对生机盎然、隽秀深幽的秦岭山水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他始终实践着法自然、师造化,勤于写生,到大自然中去汲取营养,足迹遍布全国的名山大川,通过以形媚道,将主观情感投入到山川自然中去。观其笔墨,既不做逸笔草草的乱头粗服,更不是马虎轻率的狂放不羁,而是带着浓烈的乡愁情怀,于山水之间展现生命的品质,用精工细作的技巧和纯净的想象力,坚守自己内心的理想和向往,不愠不火,苍润相当,蓊郁幽深,生机盎然,洋溢着大自然的气息与生机。
王宝智先生的写意花鸟画,散发着恬静、温润的气息,创造了一个个充满和平与和谐的自然环境。他的作品平淡、天然、宁静,这也是
画家性格、心境通过笔墨的体现。他的画风温和厚重,主要在笔墨运控得法,笔走中锋,舒缓自然如行云流水。其用墨用色都不过度,用墨方面,注意层次的丰富和过渡的细腻,色彩使用以和谐的美为目标,美而不俗,丽而不艳。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因为他是属马的,所以他很喜欢画马。在他看来,马威武而豪迈,它驰骋在沙场尘烟中,陪伴着人们书写历史篇章。它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勇士。马高贵而忠诚,当它被人类所征服之后,便默默付出。主人有难,它慷慨以赴,死而后已,却不计回报;主人有愠,便温柔敦厚,不事张扬。所以,在他的画笔下,一匹匹奔马奋踪扬蹄,在广袤的土地上飞奔,英姿飒爽,神态各异,有的腾空起飞,有的蹄下生烟,有的回首顾盼,有的一往直前,仿佛都要破纸而出。都说画马难画骨,他不仅画出了马的骨,更画出了马的神。我每次品读他画的马,就会联想到唐代大诗人杜甫写的一首赞美唐代一个擅长画马的画家曹霸的诗《丹青引》,其诗云:“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是是牵来赤樨下,迥立阊阖生长风。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同。”意思是说曹霸把这匹骏马画活了,简直是栩栩如生了。在我看来,王宝智先生所画的马,也是可以称得上是栩栩如生的。
为了画好人物画, 王宝智先生始终坚持不懈地学习和实践,不断吸收各种艺术流派和技法的精华,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同时,他也善于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将生活中的点滴细节转化为艺术创作的源泉。在他的人物画作中,人们可以看到他对人物形象的深入观察和精准把握。他善于捕捉人物的神态、表情和动作,将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表现出来。他的人物画,既有传统的笔墨韵味,又有现代的审美意识,既有对人物形象的深入刻画,又有对画面氛围的精心营造,使得他的每一幅人物画作都充满了生命力和感染力。
壮怀抒浩气
,丹青写精神。先天的禀赋、后天的学识、火热的现实生活、深刻的艺术实践、广泛的文化交流和崇高的社会责任,把 王宝智先生从一个普通画家塑造成为一个知名的艺术家。同时,他还延伸着中国艺术中独有的乡愁意绪,以水墨画的形式、语言,以自己锤炼与锻造的笔墨符号,营造了故乡和秦岭的人文景观和精神家园。作品蕴含着深厚的陕西地域文化特色与时代背景,使人感受到一种时代精神的传递和文化情怀的坚守。祝愿他在未来的岁月里创作出更多、更美的绘画精品力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