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一门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艺术,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追求。正如一句老话所言:盛世重书画,乱世藏黄金,如今是盛世,难怪喜欢观赏和收藏书画作品的国人是越来越多了。
在人文厚重、钟灵毓秀的三秦大地,有一个知名书法家康登科先生,他在书法界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书法功底赢得了众多粉丝的喜爱和尊重,他的书法作品近年来受到了许多观者和收藏家的青睐。
康登科先生在书法上是诸体皆能,但我最喜欢品读他的行草作品,因为我感到他的行草颇具特色,用笔潇洒,参以古拙,刻意求新,浑然天成,具有飘逸流动的独特风格。
当数字浪潮冲击笔墨疆域,康登科先生以学者之思、书家之魂、师者之心,在传统与现代的十字路口树起一座精神灯塔。他的艺术人生印证了一句话:真正的书法创新,从来不是否定传统的空中楼阁,而是扎根文脉的破土新生。
对康登科先生而言,书法是一场持续近五十载的热爱与坚守,这份热爱,源于他在儿时父母的引导,从那时起,他便踏上了充满魅力的书法艺术之路。他从楷入手,后涉入篆、隶、草、行,由摹及临,进而深入研习魏晋钟王名帖,星转斗移,寒暑不怠,五十多年笔耕不辍。在岁月的长河中,他不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在浩如烟海的传统书画典籍中,他如饥似渴地汲取养分,从古老的碑帖到名家的手札,每一处墨痕都被他细细研读,始终坚守着书画传统的正脉根基。然而,他又绝非墨守成规之人,在扎实的传统功底之上,大胆探索创新之路。每一次铺纸研墨,都是一场与自我、与传统的对话,他勇于尝试新的笔法、墨法,在实践中不断锤炼技艺。功夫不负有心人,其书法作品频繁亮相于省市乃至县内举办的各类书法大展,屡屡斩获奖项,诸多荣誉加身,成为业界备受瞩目的新星。特别是他能多年临习北碑的雄浑骨力与南帖的飘逸韵致,其行草取法“二王”而自出机杼,既见秦汉风骨,又含晋唐雅韵;既有北派书家的雄浑强健,又有南派书家的婉约灵秀,线条疾涩相生,墨色枯润交替,章法上通过块面化倾斜与虚实留白,构建出“点线面交响”的视觉张力,故而受到了许多书法爱好者的称赞。许多人赞扬他的书法作品,既是技法与情怀的共舞,更是传统与创新的交汇。
书法家要想达到较高层次的书法境界,就绝不能满足于对技法的单纯磨炼,而是要以笔墨技法为功底,以品学精神为升华,如此方才能达到“以技入道”的挥毫高度。此正如古人所论书云,是谓: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康登科先生入道书法五十余载,不仅深谙古人先贤之余韵,同时也更是能将碑帖之法参悟至极,以至于其笔下书法,既如其学,亦如其才,更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五十多年来,他沉醉于“二王”的书法世界,心摹手追,汲取着无尽的养分。他精研笔法,王羲之藏锋内敛、笔从外往里转的精妙,被他领悟透彻;王献之灵动多变、两边兼转的“公转”与“自转”技巧,同样被他熟稔于心。二者融合,使得他笔下的笔画粗细变化有致,刚柔并济,在书写榜书大字时,笔力雄浑,气势磅礴,如巍峨高山,震撼人心;书写中、小字名言警句时,又能于方寸之间尽显灵动,笔画的起承转合、疏密安排恰到好处,宛如精美的微雕艺术品;墨韵随着文字的流淌而起伏,节奏明快且舒缓得当,观者仿若能跟随他的笔触,穿越时空,与古圣先贤展开一场心灵的对话。
“手执烟火以谋生,心怀诗意以谋爱”,每个人的心中都怀揣着一颗梦想的种子,康登科先生也不例外。除了书法,他还涉猎绘画和古体诗词,真正实现了他的诗书画的艺术梦想。他的一幅幅书法作品,皆是诗词文联耀质含章,观之既有传统文人的书风古韵,也有笔书豪迈的精神气概,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而这一点也是能充分证明清刘熙载所言,即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由此品鉴康登科先生的书法作品,人们能从中深深感受到其本人对于传统翰墨文化的高度参悟和自我诠释。
翰墨抒胸臆,艺苑耕日月。祝愿康登科先生在未来的岁月里能创作出更多、更美的书法精品,以回馈这个伟大的时代和人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