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吾偶然间在某张公开发行的报纸上看到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讲述了浙江杭州市的一个今年已经满106岁的老人王树樟老人至今还在坚持学习英语的事,读后不由得感慨系之。
 
 王树樟老人退休前在杭州铁路系统工作,他平生很喜欢一句英语谚语:“liveandlearn”,这句谚语如果翻译成现代汉语,那就是很有名的一句话:“活到老,学到老”。
 
在 王树樟老人看来,读书学习可以让人的大脑保持活络清新,防治老年痴呆症,所以他退休后一直坚持学习英语,他喜欢把自己学习英语的文章做摘录笔记,还喜欢用一张张小小的硬卡片抄录他手写的英语单词、词组和句子。日积月累,他的书桌上堆积起一摞摞厚厚的笔记本。
 
  王树樟老人除了学习英语,他每天还坚持阅读古体诗词和古典散文,仅仅《古文观止》一书,他就反复阅读了好多遍,以至于把这本书里的一些名篇背诵了下来。
 
 正是靠着勤奋学习英语和其他知识,加上他生性豁达,喜欢散步,王树樟老人健康的活到了106岁。如今的他,生活能自理,每天晚上九点多睡觉,早晨五点起床,为自己烧开水,泡好茶。因为不方便出门,他就在房间里溜达,要走近两千步。
 
  王树樟老人有四个孩子,他的长子今年已经满86岁了,也是高寿之人。
 
 勤学不使人衰老,腹有诗书自年轻。这句话在王树樟老人身上真的得到了验证。
 
 读罢这篇文章,联系到吾自己也已经坚持学习英语快满两年了,吾感觉到学习英语真的能使人的身心得到愉悦,收获到快乐和健康。
 
 吾是一个即将步入花甲之年的人,按照中国人通常的说法,一个人要是满了六十岁,那就是真正步入老年人之列了。而老年人最容易得的病就是老年痴呆症了。若要想预防老年痴呆症,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的学习新东西,不断激活脑细胞,让大脑时刻保持活力,这样才会防患于未然。
 
 吾之所以学习英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想重拾一个青少年时期的梦想:做一个翻译家。记得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吾在读初中和高中的时候,最擅长的学科是英语,每次期中和期末考试,吾的英语成绩从未下过80分。八十年代中期,吾考取陕西师大中文系以后,虽然在大学只学了两年英语,但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最大的收获是吾在读大学期间,每当在学校篮球场打篮球的时候,总会遇到几个当时在陕西师大留学的美国留学生,而吾能和这些留学生用英语进行流利的交谈!时光匆匆,三十多年时间一晃而过了,当年和吾一起打过篮球的美国留学生,他们的名字,吾基本上都忘完了。吾只记得有个叫汤姆的小伙子,他来自美国休斯敦市,他的个头有1米82左右,体格健壮,金发碧眼,虎背熊腰,他的汉语说得挺流利的。每次打完篮球后,他临走的时候,还要和吾握个手,向吾道一声“goodbye”!看着汤姆那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微笑,吾忽然在心中掠过了一个念头:吾要是能去美国的名牌大学留学,扎扎实实的学好英语,以后做一个优秀的翻译家,为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做出一点贡献,那该多好啊!
 
 梦想归梦想,现实是现实。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吾从陕西师大中文系毕业后,一直干着与英语关联不大的工作。当年刻苦学习得来的英语知识基本都忘记了,只记着几个简单的日常用语和十几个英语单词。不过,已经成为老年人的吾,为了预防老年痴呆症,也为了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又一次重新开始了学习英语的航程。当然,老年人由于身体原因,接受能力比年轻人差远了,现在又开始学习英语,吾虽然感到很吃力;但吾想,“铁杵磨绣针,只要功夫深”,吾只要用心努力,就能学有所获。吾知道,步入老年的吾,今生肯定实现不了做个翻译家的梦想,但吾只要能用英语写日记,能阅读纯英文的报刊和书籍,足矣。
 
吾永远喜欢一句用汉语经常说的俗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要是翻译成英语,那就是:nothingistoodifficultifyouputyourheartintoit!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