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 |
台湾塑化剂风波尚未平息,内地企业也受到波及,食品安全议题再次成为久议未决的社会顽疾;一时间,全民谈“食”色变,家乐福、沃尔玛等大型商超的饮料、方便面等货区无人问津。
塑化剂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包括新闻媒体、台湾各大饮料厂商、消费者无不躁动,社会公众甚至对那些在大陆生产的台湾品牌也失去了消费信任。对此,笔者认为广大网民大可不必如此惊慌。
实际上,经历了三聚氰胺、地沟油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之后,我国大陆卫生与质监部门对食品安全问题已经达到了空前重视程度。随着食品安全法规的实施,狠抓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当前相当长阶段的工作重点。
台湾塑化剂事件被曝光后,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已经迅速启动了全面调查及质检工作,此次检测样品取自28个省(市、区)的内地生产企业、批发市场、集贸市场、超市、餐饮单位等。涵盖食品添加剂、饮料、调味料、果酱、果浆、糖浆、乳制品、糕点、饼干、方便面、糖果、冷冻饮品、蛋制品、食用植物油、胶囊锭状粉状类食品等15类产品、6100个样品。
同时,本着对消费者人身健康负责的态度,深受塑化剂影响的统一等老牌企业也迅速启动了针对自身产品的大规模检测,将大陆统一产品报送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进行检测。截止6月12日,来自统一企业(中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显示:39款饮料、44款方便面均检测出塑化剂问题。
实际上,此次塑化剂危机源于极少数台湾食品产业链上游不法厂商,其对食品污染主要还在台湾地区。据了解,虽然统一等企业在台湾、大陆均有产品销售,但台湾“统一企业”与大陆“统一企业”虽共同使用“统一”品牌,但其生产和销售环节相对独立,是拥有不同法人的两家公司。
一个良好、稳定的消费环境不仅需要产业链相关企业自律、监管部门法规制度约束,更需要广大新闻媒体和消费者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健康的舆论环境。
鉴于目前塑化剂事件尚未平息,笔者建议广大消费者理性对待,不必盲目恐慌。对于方便食品、饮料等这些日常必须消费品,建议大家尽量到正规商家购买,同时注意留意相关厂商产品检测结果及国家质检等权威部门的相关公告,不要轻信危言给自己施加不必要的心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