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1)有感
   
     
     
     
     
     
     
     
     
     
     
     
(上平十三元)
   
    疑是匆匆进错门,
如何给戴望天盆。(2)陆离光影迷人眼,怪诞时风惊鬼魂。
   
    冥想犹知何等状, 遍寻仅见几丝痕。
     为今茹古凭何处?
  自恃螮蝀尽作昏!
 
     
     
     
     
     
     
     
     
     
     
     
     
     
     
     
     
     
     
     
     
 (3)   
     
    注:
 
   
(1)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位于古城中华门前护城河畔。南京大报恩寺系明成祖朱棣为纪念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于明永乐十年(1442年)在原建初寺旧址重建。而建初寺系东吴赤乌年间(238--250年)所建。
 
     
2007年始,历经3年考古获重大发现。遂于2012年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项目遗产点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于2013年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开始筹建。2015年12月17日始,向观众开放。
 
   
(2)比喻事不可为。语出司马迁《报任安书》:“僕以为戴盆何以望天?”唐杜牧《忆游朱坡》:“如今归不得,自戴望天盆。”
 
   
(3)螮蝀:di(4声)dong(1声),虹的别名,借指桥,比喻才气横溢。李白《雪谗诗赠友人》:“螮蝀作昏,遂掩太阳。”
 
     
获悉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于2015年12月17日起以半票试开放至12月31日,儿子即领老爸老妈于20日前往参观。进得园内,清一色的由玻璃墙体、钢材梁柱建成的一溜屋子将寥寥几处地下遗址遮盖在玻璃地面之下。展厅里流光溢彩,金碧辉煌;置身其中,就像错进了一家现代电子光影展览馆,完全出乎意料。而那座号称中世纪七大奇迹之一、与比萨斜塔、罗马大斗兽场、中国万里长城齐名的琉璃塔竟是用现时普遍使用的钢化玻璃建造的。而所有宣传资料、广告、导游都说是原琉璃塔的”完全呈现“、“重获新生”。令人啼笑皆非。
 
   
 拙作用韵“门”“盆”“魂””痕“昏“,与《红楼梦》中《咏白海棠》组诗的用韵同。乃有意试习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