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英国馆:希望、友谊、想象力

标签:
世博会亚克力友谊包装纸圣殿英国旅游 |
每个人都希望收到礼物,而收到礼物最快乐的一刻就是打开包装纸看见神秘礼物时的那份惊喜。当英国馆的神秘面纱缓缓揭开,带给所以观众的就是这样的感觉。令人惊艳的设计,天马行空的想象,颠覆了所有人对英国的传统印象:没有沉闷,没有枯燥,完全是一座充满创新力的“活”的建筑。
自从世博会英国馆的设计效果图出来以后,我国各大媒体对它的赞美很多,多到我们的耳朵起了老茧。其实,不管是专家意见也好,草根呼声也罢,都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都表达了对英国馆由衷的喜欢。我觉得,从我一个“外行”加“局外人”的角度来看,用希望、友谊、想象力作为英国馆的标签再合适不过。
关于希望。英国馆的核心是一座“种子圣殿”,这个6层楼高的立方体结构,全身被6万根、长达7米的透明亚克力杆插满。这些伸向各个方向的亚克力杆,中部固定,两端能随风摇曳,从而使整个建筑像一个活的生物。进入“圣殿”之后,你会发现6万根亚克力杆的每一根里都含有不同种类、形态各异的种子。它们可能是一颗松果、一粒咖啡豆,也可能是你叫不上名字的种子……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种子更能寓意着希望呢?而诠释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还有什么比这些种类不同、形态各异的种子更合适呢?

关于友谊。英国馆为6000平方米自建馆,是上海世博会期间最大的外国馆之一。展馆看上去就像无任何支撑似地坐落于广场上方,利用光束等高科技手段,展现了一个简洁而又引人入胜的建筑模式。英国馆的主体建筑是一个“会发光的盒子”,而在“盒子”下面还有一张“礼品包装纸”,整个建筑就宛如一个展开的礼品盒,将包裹在其中的“种子圣殿”送给中国,作为一份象征两国友谊的礼物。整个世博会期间,在这张展开的“包装纸”上,还会举办一系列的英国文化活动款待参观英国馆的公众。如此良苦用心,可见英国对中国的友谊之深。
关于想象力。在很多人眼中,英国是一个古老而又古板的国家,他们底蕴深厚但是缺少活力。此次英国国美轮美奂的设计效果,带给世界前所未有的震撼:从创意到效果,英国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让人叹为观止。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是一次世界各国魅力展示的大舞台,而世博馆就是最佳的载体。宛如沙丘的阿联酋馆,会自动上色的澳大利亚馆,千年古堡巴基斯坦馆,风筝广场墨西哥馆,形如剪纸的波兰馆……上海世博园区各国国家馆争奇斗艳,被称为“会发光的盒子”的英国馆迎风飘曳在世博园中,成为独具特色的一道风景。这一次,被认为保守古板的英国人,用他们的天才想象力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