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文《风波》点评

(2009-02-25 15:55:46)
标签:

考试

作文

文化

分类: 我的教学

作文《风波》点评

茹清平

 

【思路导写】

“风波”是指纠纷或乱子。多指那些纠扯不清或变化多端的事件。这类事情大体有三类:(1)意外发生的偶然事件。(2)矛盾冲突事件。一件小事双方发生矛盾,影响极大,引起轩然大波。(3)惊险新奇事件。由于人们猎奇的心理,一种新事物、新观念、新思想,往往会引起人们轰动,也是风波。

写这类文章要注意选择好写作的素材,称之为“风波”的事情多有波澜曲折,但有波澜曲折的事情未必符合风波的内涵。要把握好“风波”与“惊涛骇浪”的区别。写作要注意安排好内容的层次,安排好材料的详略,着力点要在“风波”的发生、发展、高潮上。要运用必要的细节描写。行为过程应该以记叙和描写为主,千万不能以叙述代替形象的描写。在关键处要注意精当的抒情和议论。文章要有鲜明的立意。那怕是日常生活中的小小的风波也应挖出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来。

 

【例文展示】

风波

      

一枝玫瑰迎着朝阳,骄傲地屹立在书堆之上,它含苞欲放,像它的主人一样,娇嫩而美丽(用词妥帖。)

这一“不同寻常”的事物,很快吸引了大家的眼球。(风波起因——一支玫瑰,一个美丽的女生,引发人无穷的联想。)

“这花真漂亮,不过,不知是谁送她的?”一位前排仁兄扶了扶眼镜,意味深长地说道。

“那还用说,肯定是邻班的男生,前几天我还看见他们放学一起回家的呢!”另一男生作贼似的压低了声音道。

“瞎说,肯定是楼上的那个帅气男生,他们经常有说有笑的,还有……”(“点”的描写,侧重写语言。)

教室里炸开了锅,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就连几个最不爱讲话的“书呆子”都参与其中,虽所说的对象不同,且都亮出了自己的证据,但结论是一致的:这花是男生送的,她早恋了。(此段是“面”的描写。)

混乱随着她的到来而停止,疑惑随着她的举动而增加。(漂亮的整句,精彩的议论。)

在全班的注目礼中,她到了自己的位置,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埋头读书,而是拿着那朵娇艳欲滴的玫瑰花在欣赏,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点”的描写,侧重写神情。)

大家心照不宣,但几个男生还是通过手势互通了消息,证明自己的英明与睿智。

(风波继续——同学们的种种猜疑。)

突然,所有的人都埋下了头,老班那鹰一样的眼神正在搜寻,每个人都在祈祷,希望灾难不要降落在自己的头上。(面的描写,侧重于写心理活动。)

人影从窗口移进教室,一排,两排,三排……教室里只回荡着老班的脚步声。五排,四排,三排,两排,老班停在了她的面前,脸色难堪而严肃,淡淡的眉毛打了一个结,粗糙的手抚摸着他那少得可怜的头发。空气里弥漫着火药味。(点的描写,侧重于写神情动作。)

“啪”前面仁兄的笔落在地上,打破了这可怕的沉寂。

“花是对你很好的人送的吧?”老班终于开了金口,而且还很有深度和启发性。

“对,对呀!”她很不好意思,脸都红了。

教室里一阵骚动,书海中探出了一个一个脑袋,静待事态的发展。(面的描写,“探”字见功力。)

“学生就应该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对吧?”老班语重心长,却切中要害,这是他一贯作风。

她先觉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她看看老师,又看到同学们的目光,她终于明白了……

(风波的高潮——老师的盘问与训导。)

她突然站起来,上牙齿紧紧咬住了下嘴唇,眼中溢满泪水,手中紧紧攥着那朵花,半天才颤抖着从齿缝间挤出一句话:“这是我妈妈送我的生日礼物……”

教室里一片哑然,只有她在啜泣……

(精彩的细节刻画,出人意料的结果,欧.亨利笔法。)

风波

“怎么搞的?钥匙呢?”同学们挤在教室门口抱怨着,原来教室门关着。(很漂亮的开篇,有先声夺人之妙。)

急得直跺脚,要知道昨天老师布置的背诵作业我还没有完成呢,我得赶紧进教室背诵。

我望了一下四周,发现管钥匙的何平凡正躲在走廊的角落。我立刻火冒三丈地走过去,质问他:“平凡,你怎么成了缩头乌龟啦?钥匙呢?”平凡无可奈何地说:“钥匙长了翅膀,飞了。”

“什么?飞了?那另一把钥匙呢?”我还抱着一丝希望,急忙追问道。

平凡摇摇头,有气无力地说:“长了腿,跑了。”“什么?跑了?这么说,两把钥匙你全弄丢了,你怎么这么不负责任!”我暴跳如雷地说。

把他的衣领拎起来,举起拳头,正想打他解解气,这时,我们班的小诗人“李白”劝说道:“稍安勿燥,稍安勿燥。现在不是打人的时候,应该是想办法的时候。”我一听,觉得他说得有理,只好罢手了。(点的描写,寥寥数语将我的急噪,平凡的幽默、满不在乎,李白的沉着刻画得淋漓尽致,很精彩的语段,值得借鉴。)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同学门陆陆续续地来了,教室门口的走廊排起了长龙似的队伍。同学们有的抱怨,有的无所事事,有的自觉地拿出书来读。(此段是“面”的描写。)

这时,“李白”眼珠一转,说:“有了,想到办法了。”

我像抓到了救命稻草,连忙问:“是啥办法,快快说来听听。”“李白”说:“开学初,老师叫我配了三把钥匙。两把由平凡保管,一把在老师那里,我们找老师拿钥匙就可以进去了。”

班长马上下令,让班上的“飞毛腿”林世钊去班主任那里拿钥匙。(此处是“点”的描写。)

林世钊果然不负众望,不出三分钟,钥匙拿来,班长迅速将教室门打开。在门打开的一瞬间,同学们欢呼起来。

我们一窝蜂地冲进教室去,急忙争分夺秒地拿出课本朗读起来。(此段是“面”的描写。)

虽然钥匙风波平息了,但我们明白了选钥匙管理员不能随随便便,要选择有认认真真工作态度的同学担任,因为这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尽管对主题的开掘显得牵强,但我们多数同学却完全没有这种主题开掘意识。)

风波

高一(4)班  陈烨

2002年的新春前夕,傍晚时分。(别致的开篇。)

我照例躺在沙发上,聚精会神地看《格林童话》;爸爸安然地倚在他的摇摇椅上,手里翻阅着当天的报纸,眼睛时不时地瞟一下电视里精彩的体育赛事;而妈妈,习惯地围上她的围裙。于是,厨房里传来餐具间欢快的响声。(人物次第亮相,从容不迫,大家之文风。)

一切都是如此的宁静。   

“嘿,丫头,把老爸的新短信念来听听!”爸爸指着客桌上低低作响的手机吩咐我说。

“好嘞!”我拿起手机,一字一句地念道,“亲爱的,今天是难得的好时光,我们一起睡吧……”,什么?我的大脑霎时一片空白——那一条短信到底是什么意思?爸爸怎么会……难道爸爸和别的女人……可怕的想法顿时将灵魂抽空。“我要告诉妈妈,那个给你发短信的人叫方可。”我愤愤地冲向厨房,恰巧撞上妈妈。妈妈的脸色在那一刻变得阴森可怕。妈妈冲到爸爸的跟前,拽起他的衣领一把把爸爸“拎”了起来——我从来不知道妈妈的力气竟会这么大。“好你个姓陈的!信任你,你就出轨了?告诉我,你和那个女人是什么关系?你们是怎么认识的?”妈妈指着爸爸的鼻子一字一句地问道。

(风波起因——一条暧昧的短信。)

“你说什么?什么我和别的女人?到底是什么意思?我根本听不懂你在说什么……”爸爸一脸的无辜。 “哼!你少给我装蒜!别以为我不看不懂你那些骗人的伎俩!你跟那个女的到底是什么关系?她到底是谁?”妈妈的语气不容置疑。“但,但我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啊!我根本就没有做那种事,也不可能知道那个女人是谁,因为我真的是清白的呀!”爸爸急了,拉着妈妈的衣角,哀声恳求道。“放开你肮脏的手!我才不会相信你所谓的‘清白’!”妈妈用力甩开爸爸的双手。不料,却打到爸爸的脸上,爸爸强忍着痛,但我却看到血从他的指缝间渗出来——爸爸鼻子出血了。

“你要我怎么相信你?有谁可以作证呢?”也许看到了爸爸的血,妈妈也慌了,无力地靠在墙壁上。

作证?我突然明白了我应该去做什么。(过渡自然。)

拿起爸爸的手机,拨出了那个人的电话。

“喂,你好。请问你是方可小姐吗?”“小姐?!我明明是男的怎么叫我小姐?”“什么?!你是男的,那你为什么要发那种信息给我爸爸,还说‘今晚我们一起睡’?”“你爸爸是谁?”“他叫陈胜炎。”爸爸一把抢过电话。“哦!原来是财务部的陈总啊,我是人事部的方可。真是抱歉,那是发给我老婆的。对不起啊!”

“看看吧,我说是冤枉吧。唉呦,好痛……”这回,爸爸有理了。妈妈理亏,就把矛头转向了我:“还不是这丫头念的。”

我一时语塞,谁让我不问清楚就说呢。

看来,凡事,一定急不得的。家人之间多一分信任,家庭也就多一分温馨。(注意小作者对主题的开掘。)

风  

高一(7)班 熊梓铭

他冷冷的目光注视桌子上那张城池的布防图,脸上的肌肉自从目光注视那张图之后就没有放松过,到现在已经有几个小时了。在他前面还有一群人,尽管神色紧张,却鸦雀无声,他在这里毫无疑问是一位果断的决策者。

(他是谁?设悬念,新颖的开篇。)

“报!”一个士兵一脸惊慌的走进来。

“起来说话。”他头也不抬,冷冷的说。

“司马懿领兵三十万距城不足二十里,不出一个时辰便兵临城下。”士兵说。

他前面的人一下子慌了,变得惶恐不安,而他额头皱成了一个‘川’字,脑子在飞快的转。不久,下面议论的声音大了,很多人献出了自己的计谋,而他好像没听见似的。他清楚,下面真正有才干的没几个,但他对自己的脑子更有信心,因为他是诸葛亮,面对千军万马仍指挥自若,有鬼神莫测的计谋,有万人莫敌的智慧的诸葛孔明。(对比中凸显主要人物。)

守城?一座小破城和八千老弱残兵能挡得住司马懿如狼似虎的魏军吗?笑话!主动进攻?估计这是不要命的打法,用八千老弱残兵挡住三十万精兵已属天方夜潭,进攻就是用一块小石头扔到海洋,有去无回!

弃城?尽管这是小城,可是它对蜀国的重要程度无可置疑,这城丢不起。若守不住,这风波对蜀国的影响有多大!守不住,蜀国在顷刻之间灭亡;守住了,便可向前扩张……

增兵?开什么玩笑,敌人一个时辰打到,你增兵要几天后才到,远水救不了近火!(人物心理活动描写。)

看着地图,诸葛亮紧皱的额头突然展开了。对士兵命令道:“传令下去,打开所有的城门,安排人到城门打扫,把城边的居民撤到城中。”下面的人全部都站出来,惶恐的反对。

“这是命令!”诸葛亮大吼道。

肃杀的秋风吹过小城,卷起了城门的落叶,八个士兵假扮清道夫在“辛勤”地工作着。悠扬的乐声从城墙上传来,诸葛亮旁边的童子还在焚香。

前来攻城的司马懿一下子楞住了:谨慎了一辈子的诸葛亮能如此的大开城门,定有埋伏。于是,司马懿做出了一个“聪明”人的决定:退兵。

一场关系到蜀国存亡发展的风波就这样在诸葛亮过人的智慧和勇气中平息了。 (开掘主题。)

风波过后,蜀国日渐壮大。

或许有许多同学觉得三点一线的校园生活基本没有什么写作的素材,那么,从历史故事中寻找灵感也不失为一种小小的突破。本篇作文能够借助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娴熟细腻的描写,将古旧的空城计故事写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特别是大敌来临时的种种假设,写出了“风波”的起伏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