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凤凰飞过的地方

标签:
沙丘洞窟骆驼夜光杯王道士敦煌旅游 |
分类: 敦煌旅游 |
浩瀚戈壁上的明珠
沙漠中的奇迹
无意间
王道士惊醒了你千年的梦
西方的豺狼听到了你的觉醒
一次次的掠夺
也没能抹去你那神奇的光芒
却让你得到世界的瞻仰
中国西部有敦煌,这是一个凤凰飞过的地方。
传说中有只五彩凤凰飞过塔克拉玛干沙漠,绕着气势雄伟的祁连山,嶙峋蛇曲的北塞山,峰岩突兀的三危山转了数圈,最终选择在这里涅槃,浴火重生,从此,留下众多关于“飞天”精彩的传说……
月牙泉水默默,映照着这块神奇土地的历史,几度春秋,几度风雨,总是该来的一定要来,该走的一定会走掉,坚守似乎也是上帝的安排……
沿着道士塔走上一圈,秋雨先生笔下王道士漠然的表情又一次划过脑海……
来敦煌之前,在我的印象中,它不过是个西北边陲小镇,伫立在
黄沙红柳之间。到了敦煌,才知道自己浅薄,敦煌城繁华得很,基本
上东部开放城市有的它全有,包括健康的不健康的。
当我穿越长长的防风林,进入市区的时候,这一切意料之外的东
西已不再使我们关注,重要的是历经艰辛的我终于到了目的地
“敦煌,我来了!
敦煌火车站离敦煌市有128公里,公路笔直得象把尺子,丝毫不打弯。旅游的士一辆辆疾驰在戈壁滩上。一望无边的戈壁滩在烈日下闪闪发光,视线尽头竟被看成是水泊,虚幻成海市蜃楼。时而可看到龙卷风类的气团倏然从地上升起,一道道烽火台,残垣断壁不知是什么朝代的遗址;没有树,没有草,没有河,赤地千里,光这种景观就够人开眼界了。?
进入市区,不大却十分整洁漂亮的敦煌市出现在戈壁滩上。一排排林荫道,一个个小花园,一条条商业街,令我恍然。人们打扮十分时髦。有些人眉目竟和壁画上的“飞天”一样。敦煌的集市十分大观。水果有苹、梨、桃、哈蜜瓜,还有当地的无花果、李广杏,甚至广西的荔枝,应有尽有。云贵川藏,当地产的针织品、工艺品、金银珠宝,琳琅满目;本地产的布骆驼、夜光杯,令人爱不释手。夜光杯是和田墨玉精工磨打而成,原以为这玩意儿是白色瓷质的,没想到它是墨绿色的,花纹就象水墨画,拿在手上轻轻叩击,声音清脆。“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念起这首凉州词,思绪万千,当年,多少边关将士在这方疆场上马革尸还啊!敦煌的旅社多为星级的,设备不比内地差。敦煌的食品丰富,有小吃一条街,东西南北各路饮食都可尝到。
这些,都和我进入西北以来一路看到的荒凉贫瘠大相径庭。看来,敦煌之所以成为敦煌不是没有道理的。它虽然位于甘肃最西北省尾,但正因为它傍疏勒河,依汉长城,夹阳关、玉门关,西接楼兰,东接酒泉,这样地理位置,才成了古丝绸之路之要塞。当年,这里商贾云集,一队队骆驼从古长安出发,经嘉峪关过敦煌,出阳关,达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这敦煌焉得不大不盛?历史的停顿,但敦煌并未老去,西域明珠正熠熠生辉。
带着滋润型的唇膏,帽子,雨伞,墨镜、防晒霜,开始在河西走廊的最西端行走。不时有骆驼在身边经过,蹄上沾着细腻的沙。
莫高窟并不是我特别期望到达的地方。
尽管我极度想进入敦煌。
那样洞窟会在我脑里留下耻辱、愤怒或者悲哀的刻印。
同时浮现的还有王道士、侵略者以及抢盗这样的字眼
由阳光中入窟,黑暗席卷而来。
一种潮湿的气息弥漫开来。眼睛跟着的导游手中电筒的光线圈移动,所看到的是一些古老印象的壁画、彩塑。飘渺不定。
这样的洞窟,莫高窟总共有735个,囊括西凉、北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各朝,历时一千多年。其中,有壁画和彩塑的洞492个,洞洞皆佛,佛佛皆彩。
所参观的洞窟,“飞天”几乎是必有的印象。
看过有书这么描述飞天:身材修,昂首挺胸,双腿上扬,双手散花,衣裙巾带随风舒展,由上而下,徐徐飘落,像两只空中飞游的燕子。
许多人以为飞天是具体指一位神或泛指会飞的神。实际上,从起源来说,它是乾闼婆与紧那罗二神的复合体。者原是印度古神话和婆罗门教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传说一个善歌,一个善舞,形影不离,融洽和谐,是恩爱的夫妻。后来被佛教吸收,化为天龙八部众神中的两位天神。如此潇洒的恋者,历经沧桑,静静守侯在千年洞窟中,于黑暗起舞歌唱,等待后世人群的瞻仰。不离不弃。
走出洞窟,天色渐暖。
压抑在阳光下蒸发舒展。
远处的骆驼在鸣沙山周围柔软的沙丘上留下一大串印子。
戴起墨镜,抵挡不住光强。翻越沙丘并不是易事,尽管我非常乐意尝试,但因时间有限,惟有上了“沙漠轻骑”前往鸣沙山。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敦煌鸣沙山满足大部分人(包括我)对沙漠的遐想。好一座鸣沙山!棱角分明处沙峰似刀削斧劈,跌宕起伏处如波似浪。沙子黄澄澄,柔软软的,从峰顶滑下来,似插翅腾空,我哇哇大叫,快乐得象个儿童。
叮叮,叮叮,悠悠驼铃声。骑骆驼游沙山,做一次丝路上的旅人吧!抬头看,沙山上明月已升起,而东边夕阳尚未下山,日月同辉,流光溢彩。是谁在唱碧血黄沙,是谁在反弹着琵琶?或豪情万丈,或惆怅落寞。“霜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一路上遇到往返的“骑士”,皆快乐地互打招呼。骆驼乖巧得很,只是嗒嗒嗒地走着,没有快马的随意与轻率。
伫立在沙丘上时,有种沙漠中眺望的茫然。
沙漠中的水,也许只能是手中的矿泉水。而看到月牙泉时,上述的“也许”一下子又被全盘推翻。
那是一个适合远望的泉。月牙一般的形,碧绿的水,高耸的芦苇,典雅的楼阁,生长茂盛的树。清淡怡然。
风吹的时候,带动水面的波澜,竟有南方水面湿润的气息。一切出乎意料。童话中的世界。有诗云:“水以神而益秀”,真是泉光山色,相应成趣。作为敦煌八景之一的月泉晓澈大概就是这时候了吧!
风渐渐地大了,风所扬起的沙子让你站在木梯上根本无法躲避。只觉得沙子钻进了你的衣服、你的头发,甚至是你的耳朵眼儿,于是我开始下沙丘,看着那沙丘下蚂蚁般的人和骆驼渐渐地变大、变大、一会儿的工夫山下已经到了,真难以想象,这就是我刚才花了近半个小时爬的沙丘….
敦煌古城,极为悠闲。夜市格外热闹,街两边的商场、宾馆、夜市常为仿古样式,色调也多是戈壁色或者沙漠色的灰黄,沿街的玻璃橱窗里,摆满了千奇百怪来自不同地域的手工艺品、饰品、旅游纪念品,西北的风情洋溢在这些普通的小摊上,叫人眼花缭乱。
闲逛中,却意外地见到了极喜欢的一种古老的乐器——埙。它极不起眼地放置在一个角落里,深褐色的质地,并不华丽的外表,上面印着篆体的字样,或画着飞天的舞姿,静静地立在喧嚣声中,象隐于闹市的智者,似乎忘了自己吹曾过秦时明月汉时关,曾吹过百年沧桑万年情,忘了废都之上的叹息,忘了英雄红颜的宿命。而今,只把种种情怀藏于浑圆的肢体中,藏于已经干涸的裂纹中,让人心酸而又心痛,几个单孔,却可以奏出如此古雅苍凉的声音。汉朝、唐朝,都只在这一声和下一声之间。若不是摊主热情的张罗着买卖,我不知道还会呆立多久。
敦煌的夜市是这次旅途中难忘的一程。也许是因为它不需要我去感悟什么、触动什么,因此而有了这没有负载的休闲。那个夜晚心情放松到了极点,没有了疲惫,忽然感到一丝莫名地亲切。于是开始放任自己的情绪,自在了起来。
告别敦煌的那夜,灯火闪烁。在即将离去的这一刻,那首已经烂熟于心的《敦煌梦》,在我的耳边又一次悄悄响起:“秦时月,汉时关,驼铃声摇醒古敦煌;祁连雪,玉门霜,梦里的飞天在何方;千年的风沙已把岁月埋葬,千年的琵琶声声悲凉,千年的丝绸已经飘进月亮,千年的飞翔也迷茫。敦煌梦,梦敦煌,千年的相思在梦乡;敦煌梦,梦敦煌,这一曲阳关已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