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里感受艺术的暖意(敦煌散记)

标签:
散记暖意敦煌文化展厅杜永卫杂谈 |
分类: 杂谈 |
初冬里感受艺术的暖意
(敦煌散记)
每天的工作量也不是太大,足够应付,只是不想就这样日日阴冷着心情,要找点开心的、有意义的事情做做,来调节一下这种沉闷和不快,我想会生活的人一定是会调节生活懂得情调的人。于是,我们几个要好的朋友约定,周六下午去敦煌大乘艺术公司,看看杜永卫老师和他精美的雕塑。
下午3点钟的时候,我们在敦煌祥云广场会合,我的朋友小郑和敦煌山庄的小王都背了高档的相机,准备抓住机会把杜老师花费多年心血雕琢的艺术精品———敦煌雕塑拍摄下来,因为这些艺术品都是杜老师的珍藏,是很少露面的。
公司办公室的小杨打电话说,她已在展厅等候我们了。我对大家开玩笑说:“我们慢点走,等杜老师把龙井茶泡好了,我们慢慢品、慢慢聊、慢慢欣赏杜老师鲜为人知的艺术杰作吧。”其实,我们早就急不可耐了,三两分钟就到了大乘艺术公司的展厅门前。
小杨面带甜甜的笑容把我们迎到了展厅,展厅四壁摆满了杜老师整理的古玩、艺术品,其中以彩塑和铜雕居多,我还没来得及把几位朋友介绍清楚,大家就拿出相机、手机狂拍起来,大家在敦煌生活了几十年,除了去莫高窟洞窟里去看过敦煌雕塑外,这样亲历难以数计、栩栩如生的敦煌雕塑精品还是第一次,着实大开眼界。我这次来已是第三次了,而且每一次来的感觉都不一样,每一次都有新的感觉或收获,更多的是艺术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震撼。
正当我们流连在不同形制、不同朝代、不同风格的雕塑作品前无法拔步的时候,杜老师来了,他满脸诚挚的笑容,真诚欢迎我们到访,并放弃了和敦煌研究院院长叙旧的时间,亲自带我们逐一参观展厅的每一件作品,并逐一讲解每座雕像的来历,雕像的特点,所表现的主题,雕塑安放的地点。甘肃很多地方包括张掖、武威、高台、酒泉、瓜州,甚至日本、台湾等地都有杜老师的雕塑作品。
看到几百平米的展厅里,杜老师的雕塑作品摆的满满当当的,我们的惊讶就无法言表,随之产生的是对艺术家的无限崇敬之情、敬佩之意。
随后,我们参观了公司的雕塑制作间,据杜老师说,公司有员工20 多人。我们在制作间看到有四个画工,他们都是美院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对艺术的崇拜和敬仰,以致于献身敦煌艺术的精神,让我们顿生敬意,要知道他们不远万里,舍家别亲,义无反顾地奔敦煌而来,奔向神秘博大的敦煌文化艺术而来,就凭这种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就让很多毫无志趣、碌碌无为的人汗颜。看着他们细细地作画,那么专注、那么投入,我们都被眼前的艺术气息打动了,一股股暖流流过我们的心田,仿佛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她促使我们丢弃平庸,向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有追求的生活目标迈进。
杜老师用自己的作品和实际行动给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上了生动的一课,虽然外面寒风刺骨,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感觉暖融融的。参观完公司陈列的雕塑作品,在杜老师的办公室我们又坐在一起聊了起来,杜老师讲了很多自己从艺的经历,对艺术的追求,以及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如何挖掘具有历史意义和时代特色的经典作品,如何在仿制品泛滥、市场混乱的情况下保持自己作品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风格,如何在不断创新中发展和壮大公司的产业和实力,如何用高科技手段来宣传推介自己的艺术精品。杜老师侃侃而谈,而我们则如沐艺术的春风。
是的,我们还没有看够,没有拍够,没有听够,我们的艺术素养还极为欠缺,我们为能亲聆大师的讲解而倍感荣幸……许多的作品,我们还没有完全理解,很多的技法我们还一知半解,敦煌雕塑艺术对于我们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相信作为一个敦煌人,应该对敦煌有更多的了解,我们走近了艺术家,我们就向真正的艺术迈进了一步。
走出展厅,外面的风依然寒冷刺骨,但我们每个人都感到心里热乎乎的,觉得今天的艺术之行非常有纪念意义,获益匪浅,我们都感受到了艺术带给我们心灵上的温暖和精神上的震撼。谢谢大乘艺术公司,谢谢杜老师,给了我们艺术的熏陶和精神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