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陶沫衡苦恋敦煌飞天30年

标签:
敦煌飞天敦煌艺术画家陶沫衡文化 |
分类: 敦煌新闻 |
那时候,敦煌莫高窟对外开放9个洞,画家多出点钱还可以多看几个窟。临摹是在敦煌艺术研究所里,用幻灯机把壁画的照片按一比一的比例打在墙上,临摹者就照着幻灯片来画。
仅仅是临摹,难以抒发画家的胸臆,绘画必须要有创新。十年前,在慢慢掌握了敦煌壁画艺术的神髓之后,陶沫衡想到了画写意 “飞天”。陶沫衡画“飞天”时,“飞天”的双乳采用没骨画法,不用线条勾勒,而是将笔锋放平,一抹就是一个,那双乳特别圆润。
一次偶然的机会,陶沫衡结实了国家航天部门的人士,陶沫衡绘制了一些航天方面的画作,深得航天人的喜爱。杨利伟收藏了他绘制的一幅单人飞天图。陶沫衡赠送给国家航天部门的一幅“飞天”画作经过筛选,终于随“神舟七号”遨游了一次太空。
今年元月份,陶沫衡应美国世界艺术中心的邀请,携带他的128幅敦煌题材画作,在纽约举办了展览,受到美国观众的高度关注。陶沫衡发现,很多外国人都想亲自前往敦煌去领略那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此次展览则让更多人走近了敦煌,走近了中国艺术。陶沫衡的敦煌艺术征服了美国观众,主办方还授予他“终身成就”的荣誉称号。
陶沫衡已在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举办过个人画展。陶沫衡说:“我今生就做两件事,一是宣传、弘扬敦煌艺术,二是画好‘飞天’,而画‘飞天’就是宣传敦煌艺术。今后这几十年,也注定要在敦煌了。” 对于陶沫衡来说,他的一生已经离不开国画,离不开“飞天”,他说他要画一辈子“飞天”,让中国的“敦煌”挥舞着飘带飞到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