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的几款传奇小吃

标签:
美食敦煌传奇小吃 |
分类: 生活 |
敦煌的几款传奇小吃
敦煌不仅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而且有很多延续已久的饮食文化。下面给大家介绍几款敦煌极富传奇色彩的敦煌小吃,让大家品品敦煌的美食、敦煌的味道。
有句俗话说:天上的龙肉,地上的驴肉。酱驴肉黄面是敦煌的一道名吃,号称中华一绝,到过敦煌的人和生活在敦煌的人都会在路边看到很多驴肉黄面馆,正宗的酱驴肉黄面馆只有一家,敦煌人都知道,敦煌市西大桥农贸市场门口(敦煌市文庙巷84号),有家顺张驴肉黄面馆的,就是享誉敦煌城的酱驴肉黄面代表。
敦煌马顺张制作的驴肉黄面自从清代末年有敦煌的老祖宗传承下来的,当年高超的拉面技艺使得当时敦煌无人不知,自此之后,来学拉面技艺的学徒不断,有的学成之后自挂招牌新开店,有些学徒的店因区位优势而生意更加红火,敦煌农贸市场北口的达记驴肉黄面馆便是其中之一。很多敦煌的年轻人以及慕名而来的游客并不清楚老一辈时代的正宗驴肉黄面。
泡儿油糕是敦煌宾馆根据民间传统方法制作出的一种地方风味食品。其色黄亮,表面蓬松如轻纱,结有密密麻麻的珍珠小泡,故而得名。
泡儿油糕是从唐代“见风俏”演变而来,最初流行在宫廷、官邸的宴席上,由于精通制作的厨师寥寥无几,街市上很难见到。
制作时要用大油水烫面。在整个烫面、揉搓、包馅、炸制过程中,要求油、水、面比列合适,油温、火候恰当。这样才能蓬松起泡,酥似飞絮,内里酥软香甜,是中外游客喜爱的风味食品。
敦煌拉面是一种传统的面制品,将面粉用适量盐水和成面团,撮成长短一致的面剂子,抹点清油叠放在一起,在小盆里闷半小时左右,使面变软。下面时,把面剂子拉成长条,反复对折拉长,放进锅中煮熟捞出,佐以菜肴,即可食用。敦煌市民一般准备咸菜、油泼辣面和陈醋,配上敦煌拉条面,吃起来香辣爽口,津津有味。
敦煌酿皮儿晶莹黄亮、光洁如玉,拌上特殊的辛香佐料,柔韧爽口,是敦煌老百姓极为普遍的一种民间快餐式食品。酿皮儿制作时先将优质的面粉加水和匀,然后将面团放入水中翻搅抓揉,使淀粉与蛋白质充分分离,剩下蛋白质俗称面筋。而后将溶于水的面浆舀入铁皮圆盘中摊匀,然后蒸熟即成酿皮儿。
将形成饼状的酿皮儿切成细长条,放几片面筋,加一点芥茉、蒜汁、辣椒、香油即可食用。
富有敦煌特色的美食还有很多很多,像敦煌特有的榆钱饭、敦煌焖饼子、敦煌烤羊脑、敦煌猪蹄撮鱼面、敦煌大盘鸡、敦煌烤羊排等等,有些因为稀罕少见,像榆钱饭很少吃到,有些因为太普遍,千百年来一直是敦煌市民的家常便饭,像敦煌拉面等等,有些已在西北地区广为推广,所以不再一一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