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哲学修养十五讲》导读(视点读书会供)

(2013-10-23 06:20:50)
标签:

思想

导读

通识

教育

分类: 书香聊大

编辑推荐

一个有教养的现代人需要多斋的修养,其中非常重要的是具有时代内涵的哲学修养。
  “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名词,往往是我们最无知的东西。”哲学,既不抽象,也不神秘,而不过是把人们当做天经地义的东西,作为自己的一个思考的对象了。

内容推荐

本书是“名家通识讲座书系”中的一本。全书共分十五讲,主要内容包括哲学与爱智、人与世界、感性与理性、标准与选择、思维与存在、存在与表征、理念与境界等。本书是高品位的学科普及读物,能够满足社会上各类读者获取知识与提高素养的要求,同时也是配合高校推进素质教育而设计的讲座类书系,可以作为大学本科生通识课的教材和课外读物。

作者简介

孙正聿,1946年生。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哲学系。现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哲学通论》《哲学导论》。

 

网友评论

《哲学修养十五讲》读书心得

列宁说:阅读黑格尔的《逻辑学》是引起头痛的最好的办法。但是,只有经历这样的头痛的过程,才能够想清真正的哲学道理。我读师傅推荐的孙正聿的《哲学修养十五讲》就是一件头痛的事情,感觉很深奥、抽象,以自己的理论水平无法理解。可是师傅一再鼓励我用心读,坚持读,就如同看科普读物一样要读通读懂,并要求我做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今天是暑假第一天我静下心来重读这本书的第一讲,颇有收获,让我心旷神怡。

孙老师的《哲学修养十五讲》采用学术讲座的风格,有意保留讲课的口气和生动的的文风,有“讲”的现场感,比较亲切有趣,通俗易懂。适合当今社会上一般读者作为提高文化素质的普及性读物。

一个现代公民,一个有教养的现代人,需要有多方面的修养,其中,非常重要的是具有时代内涵的哲学修养。哲学不是宗教,却给人以信仰。哲学不是科学,却给人以真理。哲学不是艺术,却给人美感。哲学不是道德,却劝导人向善。那么哲学是什么呢?哲学是把人们认为不言而喻的、不证自明的的东西,当做他思考的东西。举个例子,来证明哲学是对“自明性”的追问,这里有张桌子,哲学家就会问,我作为认识的主体,桌子作为认识的客体,究竟是主体在先,还是客体在先?如果没有我的存在,能不能有桌子的存在呢?如果我没有桌子的观念我为什么会把如此这般的东西叫做桌子呢?一般人不会问,哲学家就要问人和桌子的关系,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而且还要进一步问,我的感性看到的是桌子的现象,我的理性把握的是桌子的本质,那么到底是我的感性把握到的桌子的现象是真实的,还是我的思想把握到的桌子的本质是真实的呢?这就提出一个感性和理性、现象和本质的关系问题,还要会问,这个桌子和家里吃饭用的桌子不同是桌子吗?这又提出一个个别与一般的关系问题。今天是这张桌子但谁不想要一个更好的桌子呢?这又提出一个理想与现实的关系问题。所以举这个例子是说明哲学它既不是抽象,也不神秘,只不过是把人们当做天经地义的东西,作为自己的一个思考的对象。

哲学是一种爱智的智慧,批判的智慧,反思的智慧,创新的智慧,它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哲学最重要的就是激发我们的理论兴趣,拓宽我们的理论视野,撞击我们的理论思维,从而进一步达到提升我们的理论境界。

哲学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社会人生纷繁复杂,,利害、是非、福祸、毁誉、荣辱、进退,扑朔迷离,纷至沓来。人们总是感觉得不到想要的,又推不掉不想要的,总是感到一种“天上的太阳和水中的月亮谁亮”、“山上的大树和山下的小树谁大”的迷惘。因此人们总是需要一种高举远慕的心态,慎思明辨的理性,体会真切的情感,执着专注的意志和洒脱通达的境界,方能“潇洒走一回”。哲学,它是一种真正的大智慧。它帮助我们追问宇宙,追问历史,追问人生的大智慧。有没有哲学智慧,对于一个人来说是绝对不一样的。因为你对生活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就是说,很多别人认为应该孜孜以求得东西,你可能看得无足轻重,而别人看得无足轻重的东西,你可能看得非常珍重。记得清代诗人涨潮说,成大事业者,就在于他能够“闲别人之所忙,忙别人之所闲”。别人歌厅舞厅、棋牌麻将,忙得不亦乐乎,你却能“闲”别人之所“忙”,而去“忙”别人之所“闲”,刻苦读书,认真钻研,你当然会成就某种事业。那么,我们最应重视的什么?那就是黑格尔的那句话,“人应当尊重他自己,应当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哲学的智慧就是你自己能够尊重你自己的智慧。这才是真正的哲学的大智慧。

哲学是一门追本溯源、寻根究底的学问,是一门为人类寻求“安身立命之本”和“使人崇高起来”的学问。学习和研究哲学,需要有与哲学相称的博大的胸襟、开阔的视野和“万物皆备于我”的气概。这就是学习和研究哲学所需的高远的气度和高举远慕的心态。

读了本书的第一讲,经过头痛的经历,的确感觉哲学是一种爱智的激情,能够促进自身的发展和提升自己的境界,哲学使我明白永无止境的求索,也燃烧起对哲学无法割舍的热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