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意圣学力学笃行

(2024-01-28 05:52:22)
标签:

历史名人

传统文化

学圣作圣

分类: 明代思想家孟秋专栏

专意圣学  力学笃行

 

---略谈孟秋学圣作圣

 

作者 孟传科

 

司马光曰:“才德全尽谓之圣人”(《资治通鉴》)。中国传统文化,广义的圣人是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诸如孔子、孟子等等。“圣人”一词最初的原意是人们对“至善”“至美”的人格追求,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和标准。后来,延伸到在社会进程中被公认的伟人的称谓。可见,圣人不仅仅是指一种称谓、一种声誉,更是指一种理想、一种目标。

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章句下》)王阳明则认为圣人可学而至”,“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犹精金之所以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无铜铅之杂也。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传习录按照王阳明的意思,圣人就是其心纯乎天理致良知的人,每个人都可以通达天命,彻悟道体,建立完善的人格。

学圣作圣是儒家修身养性的总体方向,是心学思想的核心要求。孟秋在与张阳和书中说:以聖人可學而至,非天下之大勇不能也。他还说:孔子在下位作《春秋》,直与五圣同功。可见圣人之道,不在有位、无位也。(《孟我疆先生集卷一·语录孟秋生而高朗贞介,专意圣学(孟化鲤我疆孟先生传》)书非正学不览,言非正论不腾”,孟化鲤祭孟我疆先生文》)决意学圣作圣。他躬行实践,用毕生的精力、智慧、才能和行动砺炼自己,始终不渝地向圣人的目标攀登。

 

《左传》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中国历史上把立德、立功、立言作为评判圣人的标准孟秋学圣作圣践履笃实,突出体现在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个方面

“立主要是修身养性,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对于立德,孟秋提出:“天生此人,身是善身,心是善心,意是善意,知是善知,物是善物,原无不善。格致诚正修云者,复其原来之善而已。”《孟我疆先生集》卷一 语录正者正其身之心也,诚者诚其心之意也,致者致其意之知也,格者格其知之物也。格致诚正,总而言之修身也《明儒学案》卷二十九 北方王门学案修身只在格物,格物即修身也;诚身只在明善,明善即誠身也;盡性只在踐形,践形即盡性也。天下無二道,聖人無二學。孔曾思孟之理一也《孟我疆先生集》卷一 会中问答践形就是尽性,就是修身,就是格物。后世不知践形之学,遂有内外之论,是远人以为道也《孟我疆先生集》卷一 语录聖人之心,淡然無欲”,“聖人無欲。無欲则靜,無欲則明,無欲则大,無欲则功,無欲则勇,無欲則誡(《孟我疆先生集卷一 语录他还提出改过是入圣第一关林之盛《皇明应谥名臣备考录》治身病易,治心病難。身病一年可愈,心病百年不除。何也?病痛之在身惟恐不去,而名利之在心惟恐或失也《孟我疆先生集》卷一 会中问答“若曰去其物欲方致其良知,則埋欲交戰於胸中,終身無樂地矣。由此言之,克去己私復還天理,孔顏作聖之學”。《孟我疆先生集》卷一  感发语人须有舍生取义的志气,方能作圣《孟我疆先生集》卷一 语录为此,孟秋苦节清修,清正廉明,善政奉公。譬如:任昌黎知县与百姓同甘共苦,不做所谓高高在上的“父母官”,曰:“我非渠父母耶?” 针对县情民意,实行了一系列的仁民、爱民、利民、助民政策。在山海关任主事遭流言被谪,弃仕与妻儿共驾一辆牛车回乡,沿途百姓为之叹息。在京城任职期间饘粥不继,其生活竟然到了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程度。尽管这样,仍然安然自得,照常咏诗作歌乐在其中。为官期间一方面清贞孤介一介不取一方面自献俸禄,济困扶贫,所到之处有善政“皆德政”仕宦十有九载,萧然其若寒生(孟化鲤:《祭我疆先生文》)“二十年游宦,而妻无重裙,塊然一室”(吕坤:《祭孟先生文》)吏部尚书陸光祖在奏疏中写道:特诏臣等行抚按诸臣廉访公论,以节独行饮冰茹蘗,如海瑞、丘、孟秋其人者,列为一等”。孟秋“卒之日不及殓。”“友人为治棺具其斯”可谓“意念自持”“身有准绳,行无瑕疵”,廉吏令终”,其德行当为上层。

“立功”主要是爱国爱民,为国为民建功立业。孟秋“最留心国家事世”邹元标《奉训大夫尚宝司少卿我疆孟先生墓志铭》)济世民之心皇皇汲汲,一日不忘。先生学务真修,志切世,斯民疲苦,尽然疚衷,人心陷溺,然婴念。孟化鲤《孟我疆先生集序》心系百姓,关注民生,勤于政事,治教兼隆孟秋说:士生于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为万世开太平,任亦重矣孟秋书院学道说》)古之人臣,爲国謀不為家謀,其视民也如赤子;後之人臣,為身謀不爲国謀,其视民也如草介《孟我疆先生集》卷一  讀書閒語天下國家,元有一箇至善的道理。自心意知物,元是一箇至善的物件。心意知物皆身也,天下国家皆身也《孟我疆先生集》卷一  感发语建功業,立名節,聖人之所不廢也。聖人藉之以成其德,志士因之以成其事者也。男子生而不建功成名則亦虚生而已,但聖人之功名無所為而為之也。志士之功名有所為而為之也,其立心不同耳《孟我疆先生集》卷一  感发语他还说“斯人不同鸟兽。在上位,则皇皇於救民;在下位,则讲学以明其道,不敢自暇自逸。宁肯乐道山林以自老乎孟秋能上能下,能官能民。在任上政绩斐然,深得民心,为百姓所爱戴。明代宰相姚思仁对其评价说:在昌黎县“治县县治”,在大理寺“治狱狱理”,在山海关“司马马蕃”,在刑部“司刑刑清”,在尚宝司“司玺玺慎”。无论在任何位置上,都能“巨帅掣肘”,“投之所向,恢恢乎游刃而解”姚思仁还说:先生事业炳当时,葢其学之绪余也”。“先生之学,本以治心,其绪余以治天下国家。”尚宝司司丞孟公秋墓碑孟秋在从政之余设学堂,建书院,办讲会,传道授业,教书育人,京城理学同会将其视为领袖,聘为盟主康熙五十年《永平府志》在卷之十五(宦績)中评价孟秋为達天之學,濟世之才,治教兼隆,事功懋著”。

“立言”,主要是著书立说,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孟秋夙志名师张后觉先生习研阳明学,是张后觉的最著门人。他说:聖人之学,只在明道。道不明则德不立;德不立则化不行;化不行则業不著《孟我疆先生集》卷一  感发语道贵超悟,學貴真修《孟我疆先生集》卷一  感发语“学贵透性”邹元标《孟我疆先生集序》“学贵大成,要以孔孟为范,区区谨守(孟化鲤:《心吟赠我疆先生有引》)“自弱冠从师问友,至盖棺如一日。其力行斯道,若饥之于食,寒之于衣,期于精诣自得。”孟化鲤:《祭我疆先生文》)孟秋“生平好学,一息不懈。其言曰:‘自古圣人,朝乾夕惕。宁肯闲过?斯其所自体验乎?’ ”故其“孜孜矻矻,终身斯道,更有在乎道脉之正孟化鲤:《祭我疆先生文》)他强调學須學通儒一生通览群书,阅古问今,才思敏捷,学识渊博,见解深邃,“纎而一介視若萬乘”。邹元标《孟我疆先生集序 “著述甚富,阐绎殊闳孟化鲤《祭我疆先生文》)著有:《孟我疆先生集》《道脉说》《大道吟》《志气吟》《二明一脉》《明儒经翼》《战国策略》《昌黎文选》《观莲说》《潼关卫志》等。“议治道凿凿有据,福宗社而泽黎甿,谈名理亹亹不倦,阐千圣而肇群蒙(《祭孟我疆先生文》)所著之书“皆发挥道要,写吾真机(孟化鲤:《孟我疆先生集序》) 孟秋虽官不逾五品,可在学界享有崇高的声誉百寮仰若山斗,诸友称为领袖,同会聘任盟主,缙绅大夫多矜式之被誉为“儒学宗师”。

 

孟秋宏志卓识,環意琦行学深鄙乎独善,道必期于大成。( 孟叔龙祭孟我疆先生文)繄力践与卓悟,诞道岸之先登。( 孟叔龙祭孟我疆先生文)“先生(孟秋)以無欲為宗邹元标《孟我疆先生集序》“所謂無欲者乃直透性體,至無而有,至虚如神,日躋乎聖域者也”。邹元标《孟我疆先生集序》一些历史文献或达官显宦给予他很高的评价。礼部题谥典疏》奏曰:孟秋“圣贤之学自任,善谈名理”邹元标称赞他学如孔子”;(邹元标《孟我疆先生集序》)孟化鲤说他真修卓悟,直透学脉,如宣尼所谓闻道者”。孟化鲤我疆孟先生传山东监察御史钟化民赞誉孟秋曰:即在孔门,当无惭於原宪倘承圣教,亦可望於颜渊《明儒学案•师说》写到:二孟先生孟秋、孟化鲤如冰壶秋水,两相辉映,以绍家传于不坠”;人咸谓东鲁復有孟子焉孟化鲤我疆孟先生传明代宰相、太子太傅姚思仁为孟秋所题墓表冠以“明儒宗”称号。孟秋修身名世,以事功见称,以通经为业由此成为阳明北方学派的集大成者。

 

【注释】:

孟秋:字子成,号我疆,祖籍茌平,先祖移居今阳谷县孟海村。进士,仕至尚宝少卿,北方王门学派的突出代表人物,时称“复有孟子”。

尧舜远古部落联盟的首领唐尧和虞舜的并称。古史传说中的上古贤明君主。后来泛指圣人。

五圣至圣孔子、复圣颜回、宗圣曾子、述圣子思、亚圣孟子

渠:疑问代词,读作jù ;通"讵":岂;哪里;怎么。

将其视为领袖,聘为盟主:张元忭 不二斋文卷三書答孟我疆曰:顷得兄仲冬书,知北来有日,同会友朋无不欢动,日望车辙之至也。日来友朋颇真切兴起,兄宜亟来为盟主兄春初幸一来为诸友领袖

宣尼:西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后因称孔子为宣尼。

原宪(公元前515年—?),字子思,春秋末年宋国商丘人。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原宪出身贫寒,个性狷介,一生安贫乐道,不肯与世俗合流。

颜渊颜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曹姓,颜氏,名回,字子渊,尊称复圣颜子,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孔门七十二贤之首。

家传:指孟子世家世代相传的家学、家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