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融危机下美国人民的福音

(2009-03-07 07:13:13)
标签:

经济

财经

金融晰

淘宝

马云

it

马云进军美国市场,采用B2C方式运作美国淘宝,在商业设计上非常正确的。理由如下:

1、B2C方式运作美国淘宝避免了与根深蒂固的ebay C2C方式的正面冲突。

2、在金融危机的情势下,美国企业急需寻找突破口,而淘宝为没有足够实力拓展海外市场的企业提供了一个销售渠道。

3、淘宝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消费者群体,完全有能力购买美国商品,C的消费能力傲视群雄。

4、由于美国淘宝卖家以美国企业为主,可以避免很多政策和法律上的风险,有些以前管得比较严的东西(军民两用)都能拿出来卖,不用担心淘宝平台会承担相应风险。

5、单向的商品买卖(美国卖,中国买),减少了很多交易上的风险。

6、对于美国政府来讲,马云先生致力于扩大美国出口,肯定不会过多干预。

7、对于中国政府来讲,有了这个平台,进口关税税收肯定会增长。

天时、地利、人和,淘宝进军美国全占据了,此战必胜,是走国际化道路上重要的一步。

 

相对于淘宝的成功,阿里巴巴近年的状况随着金融危机更加岌岌可危,阿里巴巴应该转型了,应该从简单的交易处理系统向管理信息系统(MIS)发展。阿里巴巴当初为企业开拓网上销售渠道,确实是实实在在利用网络工具去解决问题,初期的一些企业确实从中获得了效益,但是就像微观经济学中“看不见的手”,为追求利润,更多的企业都会加入到这个工具中来,挤压阿里巴巴平台上为商家创造的利润,现在一个商品的报价可能有上百家,而市场并没有扩大(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不互通单独收费),所以平摊到每个企业头上的交易额并不多。如果一年的交易额都无法满足会费的话,谁还会多花钱交阿里巴巴的会费?而且,单纯的宣传、报价平台不能够提供交易担保功能,在大量的同行参与的情况下,企业自身的宣传又体现不出效果,谁又会掏钱给阿里巴巴?但是如果通过B/S方式为企业提供一些网上的财务报表服务、仓储管理服务等信息管理服务,那么对于企业来说,阿里巴巴不仅仅是个广告平台,也是个方便的ERP系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