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留学生的人际圈有多重要?

(2010-06-21 20:32:37)
标签:

中国留学生

学习方面

石溪分校

教育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出国留学,在外国的中国留学生越来越多,这就使得留学生的交际圈子越来越值得关注。

 

可以想见,一个十八九岁的孩子独自到了陌生的环境,自然会第一时间寻找“同类”,于是,进入校门,参加中国留学生的聚会就在所难免。在一个欢迎中国新生的party上,有个女孩曾经和我说,以前在国内可能体会不到,但是刚到聚会上,听到熟悉的中国话,哪怕是听不懂的广东话都觉得分外亲切。于是在进校之初,学生就会抱团,一帮中国人走在一起,交流全是用中文,在需要外语时,就会依靠其中英语较好的人来完成交谈,甚至在课堂上要进行小组任务时,也会形成中国学生单独成组的现象。一方面中国人较为内敛,往往不善于主动邀请别的学生同组,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对于中国同学的依赖性,使他们越来越失去主动求知的能力和勇气。

 

过分的依赖中国学生不好,而完全的脱离中国留学生群体也不好。完全的依赖将使得学生没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外界,给留学的质量打了折扣,几年下来还是只会Chinglish,更不用说学术成就了。但如果在国外时刻与其他国家的学生一起,不与中国学生接触,几年下来满嘴的ABC,上演了真正的邯郸学步,久而久之,这样的留学生将被慢慢被孤立。有时和一些中国留学生走在一起,遇到这样“脱离群体”的同学时,他们会刻意回避,并且阻止我与这些同学交谈,排挤这样的同学。而这类同学倘若回国,必将大大不适应国内的生活。这样留学回来的学生,不管学习多么优秀,在竞争力上就已经处在了弱势。

 

因此,学生在准备留学时,应当用相当长的时间来培养自己的自理能力和自信,这样才能既避免了“抱团”行为又能够形成正确的交际观念,建立健康的交际圈。

 

目前,这一情况也得到了很多学校的重视,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学校能够主动考虑到学生留学后的发展情况。他们通过毕业生组成一个联系网,在国外的生活中能够起到一个承接过渡,帮助适应环境的作用。像国内的PGA高中课程毕业生,在毕业后与母校的师生都有很好的互动,甚至能够主动地帮助师弟师妹接机,这样的联系网络能够帮助大学新生更好地适应环境,更迅速地融入当地生活。在国内一些专业性质的高中课程的培养下,很多学生都摆脱了传统中国留学生的这些弊端。上次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参加活动时,PGA班的王同学也讲到了这个问题。他说能够感受到很多同时中国来的学生很难主动开口和外国同学交朋友或者要求合作,骨子里就带着那种矜持,而经过长期培训的自己就比较随意的就可以和外国同学沟通。他认为在高中时候进行的role play、情景对话等都对在美国真正的学习生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自己在高中学习到的一些生活技能和英语术语都给自己的国外生活添加了很多的自信,使自己在生活和学习方面都能够得心应手。

 

“高中的铺垫将是大学的基础”这句话不仅体现在学习方面,还在性格养成方面。交际圈决定了学生在国外的生活氛围,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既不想让学生变成与中国人有代沟的香蕉,又不想虚度大学光阴,培养学生的自立和自信至关重要。如果能够在高中就进行一些独立学习类的教育,就能够给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来解除外国的环境,那么,抗击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就会增强。只有学生在环境中保持交际圈的均衡,才能够让自己的身心发展健康均衡,也就能使留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求学之旅,而非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过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