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防范网络诈骗钓鱼网站 把“快钱”累死也不解决问题
(2010-06-16 15:57:36)
标签:
转载 |
近日,CCTV报道了东北某女士在淘宝网上购买饮水机时,点击卖家发来的虚假钓鱼网站链接,结果货款直接进入其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开的账户,最终被骗走二百多元的货款。据了解,近年来类似这位女网友遭遇的现象近年来颇愈演愈烈的趋势。
笔者当天恰好看到了央视的这则报道,随后在网上也搜索了一下相关内容,发现在某投诉网站上,一位河南网友发帖倾诉自己的遭遇,在网上购物时被骗走6000多元。其他类似遭遇的网友少则几百,多则数千,有数十人之多,这些网友还组成了一个QQ群,共同交流被骗经历,并协商呼吁寻求解决的方法。
看到这样的报道,笔者在感叹当前骗子手段越来越高明,同情网友遭遇的同时,也对报道如鲠在喉,有不吐不快的感觉。
作为CCTV这样的国家级媒体能对于网购诈骗进行关注、报道相关现象,肯定会引发社会公众的关注。但是该报道中却仅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报道,并没有给出解决之道。既没有采访购物网站,第三方支付企业,也没有采访相关主管部门,或行业专家,仅在节目最后“提醒”网友要提高警惕,小心网购陷阱,并没有告诉网友一些如何辨别陷阱,区分钓鱼网站的技巧尝试,以及对于这类现象,相关主管部门会采取哪些行动等等。
这就好比有人告诉你,牛奶里有三聚氰胺,你喝的时候要小心,但是也就仅此而已;至于如何挑选没有三聚氰胺牛奶的方法却没告诉你;另外哪些牛奶有,和哪些牛奶没有,也没有告诉你;同时,是不是通知一下相关主管部门对于这种有毒牛奶管一下,至少表一下态等等,这些都没有。难道,我们能做的只是自己小心吗?!
该事件发生后,留意了一下后续相关报道,发现反应最快的居然是第三方支付企业。看到该事件当事方之一的快钱迅速发布了企业声明,表明坚决打击网络诈骗钓鱼现象的态度,并且主动向央行上书,建议由央行牵头,联合各商业银行及相关行业共同对钓鱼网站进行治理。
应该说,作为第三方支付企业,为了避免负面影响,主动发布正面声音,快钱的做法是比较积极的。然而,仅仅是作为支付工具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来解决应对钓鱼诈骗,显然是非常单薄,成效也不会得到保证。快钱显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呼吁全行业联合行动。
据了解,网络钓鱼骗取消费者钱财是一种新型互联网诈骗犯罪行为,骗子首先在类似淘宝这样的知名网购平台发布虚假信息,然后通过聊天工具向消费者发送经过包装的高度仿真的虚假页面链接(俗称钓鱼网站),使消费者误以为是仍然在正规的网站进行购物,继而通过类似快钱这样的电子支付渠道将自己的钱款汇入骗子的账户。目前这种诈骗现象已经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不仅涉及淘宝网这样的知名购物网站、QQ聊天工具,而且财付通、快钱、易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也被卷入其中。
分析此类诈骗现象,虽然利用了网络、电子支付等新型工具,但是其与传统银行卡类诈骗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利用消费者麻痹大意之际,让消费者主动把钱打给骗子。然而,在对待银行卡诈骗方面,包括警方、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各级主管部门都高度重视,相关媒体都进行连篇累牍的报道,并且开展了大量的切实有效的工作。
笔者就收到过本市政府乃至小区居委会发的防范诈骗的信函,里面详细罗列了相关诈骗手段常用的手段和伎俩,让人一目了然。而且在辖区公共场所以及银行等地,也都悬挂醒目的提示条幅。笔者上周去某自主银行取款,里面的录音提示不断的在重复:“收到陌生人要求汇款信息时切莫相信,避免上当”等。让人对于此类诈骗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反观基于第三方支付的钓鱼网站诈骗,众多消费者的相关知识和防范意识非常薄弱。很多网友至今对于支付宝和快钱在使用功能方面的区别就不太清楚,对于网上防范钓鱼诈骗的技巧认识不足。
作为近年来新兴的第三方支付工具,方便快捷的使用已经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尤其是网上购物的发展迅猛,让第三方支付的使用率更是日益普及。因此,利用第三方支付进行诈骗今后将进入一个高发期,相关部门应该尽早启动类似银行卡防范诈骗的措施,加强监管,并大规模普及相关的防范诈骗知识,避免网上钓鱼诈骗成为一个新的诈骗重灾区。如果那样,将使得众多网友对于第三方支付失去信任,对于方兴未艾的第三方支付行业长远发展来说,将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我们看到目前第三方支付企业已经在主动担负起传播防钓鱼技巧和相关知识的工作,像支付宝、快钱、百付宝等企业都纷纷发布各种网络防诈骗的知识,并采取各种措施。像快钱目前已经与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主流银行达成合作,可通过技术手段对交易链接进行辨认,排除钓鱼行为。百付宝和杀毒软件厂商合作,进行链接审核等。
真正能让全民都具有防范网络诈骗钓鱼的知识和技巧,进一步完善网络监管,加强网络安全,相关主管部门的责任不可推卸。只有全行业、全社会都动员起来,网络诈骗钓鱼网站现象才能真正有效的得到遏制和根除,为广大消费者营造一个安全可靠自由的网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