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化的落寞之地:大理

标签:
旅游 |
相传,天上有个佛国,佛国有“护法神”。
在“护法神”中有八个部众,诸天和龙神为八部众的上首,故称天龙。
中国古代把“龙”列为“四灵”之一,佛经上称“龙力不可思议”,并有不少龙王护法的故事。如释迦太子降生时,九龙吐水,为他灌顶。
其他六部众为:夜叉:勇健、轻捷,如守护佛寺山门的执金刚夜叉,毗沙门天王麾下的夜叉八大将军;乾闼婆:意为“寻香”,吸香气为食,从属于天帝释,能凌空作乐;阿修罗:意译为“非天”,身大好斗,嗜杀成性;迦楼罗:居住在四大洲大树上的金翅鸟神,双翅展开有三百多万公里;紧那罗:歌神,帝释属下,似人而有头角;摩睺罗伽:大蟒神,人身蛇首,乐神。后世把此八个部众称为天龙八部,金庸先生的小说〖天龙八部〗或许就是据此而来。
早春三月,因为考察学习的关系,到了云南。在确定云南之行的日子里,我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无论如何都必须去一次大理。不是因为大理和我有什么深厚的历史渊源,而是因为我酷爱武打小说,尤其喜欢金庸先生的作品。
金庸先生的所有作品,涉及大理最多的一部小说就是【天龙八部】。书中所描述的大理国的繁华和大理国周边的风情,段誉的六脉神剑、凌波微步,灵鹫宫的神秘洞室以及点苍山的独门武功,甚至是王语嫣那惊为天人的脱俗美丽都在脑海里形成难以挥去的印记。大理一定要去,大理必须得去似乎已经成为一生的夙愿。
从车窗里向外看去,远山满眼苍翠,白族房屋白墙灰瓦和大地的绿色相映,色彩和谐地像是从远古到现实都沉醉在历史的山谷里,那么自然、那么统一而又纯粹。白族的房屋取坐西朝东而建,都因西面是苍山,东面是洱海,背山面海。其实洱海不是海,而是内陆的湖泊,是玉龙雪山融化汇聚而成。苍山说是山,准确地说比丘陵略高而已,因大理海拔2000米左右,说是山并不为过,不过从观感而言仍然不能称为高耸险峻。
随着人流逐步向大理国的城郭走去,两旁的建筑似乎是近代才建的,形成一个类似内地乡镇一类的街区,商店稀稀落落,行人稀少,店面少有客人,只是到了城门前,大约不到百十米长的街边小吃,游人好奇地看着准备卖出的各种备用食物,最奇特的是一种蜻蜓的幼虫,长约一寸,在盆中游动,惊奇于这种东西还能吃下,不禁感叹各地风俗的巨大差异。
越接近城门口游人越多,城门正中的前方已经被游人所阻,近前一看原来是有五个白族姑娘在忙着陪游人照相。白族姑娘当地人称为金花,如果赞美白族姑娘就把姑娘称为‘胖金妹’。说实在话,几个白族姑娘无论如何也看不出有什么美丽,只是原始的淳朴气质让人感觉在现今浮躁的世界里还能保持纯真,是一种多么可贵,如果说美,也许这就是一种吧!
和胖金花合影后,举头向城门望去,【大理】两个金字镌刻在城门正中。这就是大理国的城门吗?这就是小说中所说的大理国吗?不禁让人开始怀疑这么低矮的城门怎么能够和大理国那种繁华富庶联系在一起,这和脑海里的想象相差何止万里千里。此时再看周遭的山,周遭的镇,周遭的城,一种沮丧之情油然而生,真正慨叹金庸老先生的生花妙笔,惊诧于老先生的丰富想象。此时导游说,金庸一辈子都没有来过大理,仅仅是凭借几则历史片段而写出了【天龙八部】,如今到大理来旅游的人很多都是因为【天龙八部】这部小说的功劳,大理人要感谢金庸。这就像是要感谢郑绪兰的那首【太阳岛】,使得全中国人民都知道哈尔滨原来还有个美丽的地方,不过也和大理一样,去过了都感叹听景总比看景好得多。
走进城门里,街道两旁小商小铺很是热闹,在长约一公里的街道商铺中,卖的东西都差不多,以小工艺品为主。但看到底,也没什么能够引起购买的欲望,既不能作为收藏,也不能特殊装点家室。看着稀奇,买回来也许都是垃圾,不久就会扔掉,只有熙熙攘攘的人流才显示了这里还有人流的繁华,也许除了人流,能和繁华联系在一起的就只有街道尽头那林立的小吃部了。
同沮丧相反,晚上吃过了这里的烧烤,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坐在露天的庭院里,细品香茗,拌和着茶香、树香、酒香,江南庭院恬静舒适之美豁然在目。假如还有雅人之香,卿我之情,更增闲情雅致。烹炸的蜻蜓幼虫味道真是好吃,吃过了很久还留有余香,甚至洱海的海菜、洱海的泥鳅、凉拌树皮、辣子鸡等都让人难以忘怀。
酒是不同的酒,山是不同的山,人是不同的人。大理,也许今生只能去这一次,遗憾是不同于想象,快慰是曾经拥有。这里有人流,这里有喧嚣。今生,也许把这里的一切都能忘记,但是,不能忘记的仍然是镌刻着【大理】的城门、段誉的凌波微步和灵鹫宫的神秘,而最不能忘记的是大理的辣子鸡和烹炸的蜻蜓幼虫……
沙锅鱼
辣子鸡
烹炸的蜻蜓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