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中的三脉七轮

标签:
周媛太极瑜伽之脉轮 |
分类: 课堂 |
经脉(NADIS)
“NADIS”意思是通道或管道,经脉是Pranic(微量能量)通过的能量通道。王瑜伽认为人体内共有72,864条经脉,每条经脉都源于肚脐,其中有14条经脉非常重要。有三个认为是最为重要的,分别是中脉(Sushumna),左脉(Lda),右脉(Pingla)。
中脉(Sushumna)
中脉是三个中最为重要的一条。是瑜伽经络网的主干道。吠陀经认为它是启发警觉的通道。源于会阴处的脊根轮,止于头部的顶轮。生命能量昆达比尼居于中经下端的脊根轮,将中经作为向上提长的传输通道。冥想时,中经必须持续流动,意识和身体才能得到控制,保持平静。
左脉(Lda)左脉
源于脊根轮左侧,也被称为月亮经,人们认为左脉被动,内向,呈阴性。如果左经呈主导地位,左鼻道就会进入更多空气,此时,精神能量占主导地位。人的大脑就会更加睿智,容易接受新事物。
右脉(Pingla)
右脉源于脊根轮右侧,也被称为太阳经,人们认为右脉主动,外向,呈阳性。如果右经呈主导地位,右鼻道就会进入更多空气。此时,体力能量占主导地位。人体就会产生更多的热量,食物容易消化。
轮穴 (Chakras)
身体能量系统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就是轮穴。它们是位于人体脊柱上各神经丛,各有特性,分别掌管人体的器官与情绪。由下而上分别是:脊根轮、生殖轮、脐轮、心轮、喉轮、眉心轮、顶轮。现代医学发现,七轮的位置其实相应于人体脊柱上的神经丛,是控制身体的枢纽。每一脉轮都有它独特的特性和功能,最上方的的两个脉轮主导纯灵性的功能,而较低的三个脉轮则几乎完全传输身体上的功能,中间的两个脉轮则是执行心智和心智趋向灵性的活动。较高的脉轮也控制了在它下方的脉轮的运作。
1.脊根轮: 身体能量所在之处,它是位于人体中最底部位的轮穴,即会阴。
2.生殖轮: 生命之气的发源地,位于尾骨。
3.脐轮: 位于肚脐部位,身体元气、健康和体力的中心。
4.心轮: 位于心脏中央,主理胸腺。
5.喉轮: 位于喉核背后的脊术部位,相对于颈部神经结。
6.眉轮: 被称为第三只眼睛,位于两眉之间中点的后方。
7.顶轮: 它位于头部后面的最高部位,相对于大脑顶部边缘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