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游大浪沟

(2011-10-23 05:21:06)
标签:

鄢陵

扶沟

大浪沟

秋色

野菊花

落叶

垂钓

麦田

拯救灾民

北齐年间

秋游大浪沟

    诗曰:

偷闲大浪河堤行,秋色斑斓照眼明。

堤路无垠荒草掩,麦田有韵新苗青。
金风拂面胸襟阔,野菊吐芳蜂蝶轻。

寥廓霜天乐丰岁,醉翁何故恨秋声? 

    今日周六,得闲游历鄢陵、扶沟界河大浪沟北段。我们骑车先到鄢陵县城,寻觅庾亮饮马坑未果,遂沿大浪沟右岸东南而下,经鄢陵县的许庄、郑庄、周营、苏庄。东西张甫至扶沟县的鲁家、袁楼、朱岗,转而进入左岸。晚秋时节,堤路上秋色斑斓,金风飒飒,衰草掩人,落叶满径,野花的的,麦田初秀,幽寂宜人。昔时欧阳修公作《秋声赋》,极写山川寂寥、草木零落之萧条凄悲,发出了“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实有感于宦海沉浮,改革艰难,故心情苦闷,祸根在人。醉翁之恨秋声,亦“醉翁之意不在酒”也!http://s16/middle/5e621b0dgafdf1186444f&690

    1、仿佛大浪沟秋晚,虽然时届晚秋,但河上,依然水草青青,绿杨亭亭,景色犹如春夏。只有树上的斑驳黄叶,告诉我们现在是秋天。

    关于大浪沟的来历, 有这么一段凄美的动人故事。据说是南北朝时期,当时的鄢扶两县因大雨连绵,洪水滔滔,成为汪洋。隐居在柴岗支亭村的北齐官员张思伯在乘船拯救灾民时,落水而亡。其二子一为继父志,消除水患,二为打捞父尸,各开一条河,排除积涝。大儿子开的河名叫“大郎沟”,二儿子开的河名叫“二郎沟”,(二郎沟在柴岗乡塔湾附近,已淤没,扶沟县志有记)。水排除后,张思伯尸体露出来的地方就叫“露尸台”(今名鹭鸶台)。北宋神宗年间,扶沟知县程颢时把郎字改成浪字,沿用至今。http://s13/middle/5e621b0dgafdf0eb9168c&690

    2、大浪沟河堤上,衰草芜芜,落叶满径,别是一番景象。 

http://s4/middle/5e621b0dgafdf0d2c6363&690

    3、站在河堤上眺望,原野上阡陌纵横,麦畴盈秀,远雾朦胧如纱,令人心胸为之一阔,神怡心旷。 

http://s12/middle/5e621b0dgafdf0da66d2b&690

    4、骑行在衰草拥抱起来的单人小道上, 飒飒秋风扑面,斑驳秋色入眼,萧飒秋声入耳,听着车轮辗压落叶发出的沙沙声,自然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http://s16/middle/5e621b0dgafdf1027564f&690

    5、瑟瑟秋风中,河堤上叫不出的名字的野花依然喷香吐艳,招蜂引蝶,默默地点缀秋光。http://s10/middle/5e621b0dgafdf0e2fc419&690

    6、这种紫色的小花,貌不惊人,但从春天一直到晚秋,一直都在不言不语地开放,不与牡丹争艳,不与梅花斗奇,不与乔灌争光,不为禾稼争位,默默无言地为人间增添着自身的一点点光彩。这种精神,人类怎能比得了!

http://s8/middle/5e621b0dgafdf0cef62c7&690

    7、河堤上的这种野菊花 ,晚秋时节才吐蕊绽放,簇簇金色的小花灿烂如金,点点幽香沁人肺腑。与她庭园里的姐妹们比起来,她的绽放,是那么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浑身上下洋溢着一种野性的美,自由的美和生命的原色,是真正的傲霜奇葩。

http://s4/middle/5e621b0dgafdf0f332a83&690

    8、大浪沟河堤上的野菊花,是真正的野生,可以入药,还可以泡茶喝,清热解暑,相当不错。 这位鄢陵县苏庄村的老妇人正在采集野菊花。她告诉我们,农闲时节,到这河堤上采些野菊花,晒干后,每公斤卖8元钱。http://s5/middle/5e621b0dgafdf0fbc93f4&690

    9、河堤下河滩里的杨树林里,堆积着一层厚厚的落叶,犹如铺上了金色的地毯。我们干脆下了河堤,沿着林间曲曲弯弯的羊肠小路,在金色的“地毯”上骑行,一边观赏大浪沟秋色,一边聆听秋风过秋野,车轮辗落叶这大自然的混合音响,不由地想说一句,朋友,到大自然里来吧,这里有真正的天籁啊!

http://s3/middle/5e621b0dgafdf113a0bd2&690

    10、大浪沟河畔,三三两两的垂钓人。与之攀谈方知,钓者之意虽在鱼,更在秋水之乐也! 

http://s9/middle/5e621b0dgafdf121ef808&690

     11、这条道路,向西是鄢陵县的东张甫村和西张甫村。东张甫村里磨剪子镪菜刀的手艺人不少,有一个拐弯亲戚,就会这门手艺,七十多岁了还不闲着。用他的话说,闲闲着没意思啊!

http://s10/middle/5e621b0dgafdf0c755f49&690

    12、大浪沟两岸,干净利落的乡村道路,连接着两县人民的深情厚谊。虽然曾因为治水有过短暂的摩擦,但友谊是长久的,经常不断的。一衣带水嘛!
http://s15/middle/5e621b0dgafdf11d2ab6e&690
    13、站在朱岗桥上,拍摄大浪沟河面景色时,正好中午十二点。
http://s6/middle/5e621b0dgafdf127a65f5&690
    14、这是回去路上,在扶沟县境内拍摄的大浪沟支流幸福河景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