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观象授时四方四季尧典李学勤 |
晋南汾水以东的山西襄汾县,是传说中的“尧都平阳”所在。。那里的陶寺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年代在公元前2500年至2400年间。。也是传说中尧贤帝的时代。。
陶寺遗址发现了粉大的城址,就是各类建筑物的夯土地基。。其中一个地基遗址很有意思,是有一个中心、十一个夯土柱子。。柱子距中心呈圆瓜形等距排列,每个柱间有一道缝隙,宽15~20厘米。。经实地模拟观测,其中一条缝看出去的山峰,正是冬至日的日出点。。另外还有几个节气,也能对上不同的缝隙。。
李学勤先生认为,这一特殊遗址,是用来“观象授时”的。证明传说中的尧帝时代,确有如《尚书。尧典》里记载的“观象授时”。。《尧典》里明确说一年“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对于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规律、节气等,应该是早已掌握了。。虽然还木有可以确认的文字。。(夏朝也至今木有可以确认的文字出土。。粉多红毛中国学者认为夏朝也只是传说。。不过商朝的甲骨文已经是很成熟的文字体系。。中国文字的起源,一定是在商甲骨文之前很久很久。。但是可惜因为写字媒体的原因,有可能不能在出土文物中找到了。。不过我觉得应该有刻在陶上的文字能留下来。。等着吧。。)
《尧典》里已经把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分别对应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并各有对应的神明。。甲骨文里也延续了这种四方与四季的对应。。一直延续至今。。
这种空间与时间观念结合的思想,不知道是不是中国人特有的。。
俺一直以为,东南西北与春夏秋冬对应,可能是因为春夏秋冬分别以括东南西北风为主。。原来不是。。偶们那有事木事就仰望星空D老祖们。。是发现春夏秋冬四季,北斗七星的斗柄,是指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
还是老祖们D境界高啊~~
不过,俺说D小风,西不西也会有一毛毛D道理涅?。。
http://s11/mw690/001Ja6oAgy6GUCUtwP8ba&690
http://s13/mw690/001Ja6oAgy6GUD4NlJG3c&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