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秘翰墨《一》

(2010-12-14 19:09:16)
标签:

清宫善本碑帖

珍秘翰墨

   2010年11月30日,‘珍秘翰墨---清宫善本碑帖特展’在故宫博物院延禧宫古书画研究中心展厅开展,至2011年3月11日结束。

    碑帖,泛指石刻拓本。古代碑帖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哲学,风俗民情文学艺术等方面,为古典文学,历史学,文字学都提供了大量宝贵的材料,可与历史典籍互相补正。故宫博物院保存了各个时代众多名家的法书墨迹,呈现出各家流派的书法风格,篆隶真草行五体皆备,实为书法艺术的宝库。

    清代宫廷收藏的碑帖善本,大都是宋明拓本,分别贮藏于紫禁城内的宫殿各处,如懋勤殿,延春阁,乐寿堂等。清宫皇室,大臣对于碑帖非常重视,或作为以临习书法的范本,或作为宫廷刻贴的底本,其中的部分精品的考证鉴别著录于宫廷编纂巨帙《秘殿珠林》 和《石渠宝笈》之中。 

   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清宫善本碑帖既有从未出宫的,也有1949年后再进宫的,但大都秘藏深宫,不为外人所知。为此,故宫博物院举办这次特别展览,使社会公众更加全面了解清宫典藏,丰富大众对宫廷文化的认知。

   本次展览,展出的宋拓珍品众多,如:《宋拓懋勤殿本淳化阁帖》、《北宋拓唐多宝塔感应碑》、《北宋拓唐怀仁集圣教序》、《宋拓游似藏开皇本兰亭序》等,为故宫博物院历次碑帖展览之最。同时,为了展示清代宫庭所藏碑帖善本的用途,本次展览特别精选了清代宫庭摹刻、传拓的碑帖名品,如《御制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懋勤殿法帖》、《钦定重刻淳化阁帖》等,一并展出。

         http://img3.douban.com/lpic/e353518.jpg

   宋拓懋勤殿本淳化阁帖

    宋淳化三年(992年),太宗赵炅令出内府所藏历代墨迹,命翰林侍书王著编次摹勒上石于禁内,名《淳化阁帖》。此帖又名《淳化秘阁法帖》,简称《阁帖》,系汇帖,共十卷。第一卷为历代帝王书,二、三、四卷为历代名臣书,第五卷是诸家古法帖,六、七、八卷为王羲之书,九、十卷为王献之书。元赵孟頫《松雪斋文集·阁帖跋》曰:“宋太宗……淳化中,诏翰林侍书王著,以所购书,由三代至唐,厘为十卷,摹刻秘阁。赐宗室、大臣人一本,遇大臣进二府辄墨本赐焉。后乃止不赐,故世尤贵之。”宋代记录此帖为木板刻,初拓用“澄心堂纸”、“李廷珪墨”,未见此种拓本流传。

    淳化阁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丛帖,由于王著识鉴不精,至使法帖真伪杂糅,错乱失序。然“镌集尤为美富”,摹勒逼真,先人书法赖以流传。此帖有“法帖之祖”之誉,对后世影响深远。因帖石早佚,摹刻、翻刻甚繁,顾从义本、潘允亮本、肃府本等较著名。宋陈思《宝刻丛编》,清王澍《淳化秘阁法帖考》,容庚《丛帖目》等书著录。故宫博物院藏宋拓本,钤“乾隆御览之宝”、“懋勤殿鉴定章”等印。白纸挖镶剪方裱本,麻纸乌墨拓,每页尺寸纵25.1cm,横13.1cm。每卷末皆有“淳化三年壬辰岁十一月六日奉旨摹勒上石”篆书刻款,完整难得。

    御制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

    《三希堂法帖》是乾隆十二年(1747年)弘历命吏部尚书梁诗正、户部尚书蒋溥、兵部右侍郎汪由敦等从三希堂和内府收藏编入《石渠宝笈》的历代法书墨迹中选择一部分,加以编次,勾摹上石,并由宋璋、焦林等人镌刻而成。乾隆十五年(1750年)七月,梁诗正、蒋溥、汪由敦、嵇璜跋尾,全称是《御制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共收集了魏晋以来到明末135人的340件楷、行、草书作品,另有题跋二百一十多件,工程十分巨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远山诗韵
后一篇:春华秋实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