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若骏书此庵守净禅师诗

标签:
文化潘若骏书法欣赏此庵守净禅诗 |
分类: 潘若骏书法作品 |
潘若骏书 此庵守净禅师诗
http://s5/mw690/5e5e1e1ahd69d6bdb43b8&690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 ——宋 此庵守净禅师诗岁次己丑潘若骏书于钦州
此庵守净禅师:福州西禅此庵守净禅师,本州人。生
卒年不详。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人生
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 赏 析:
流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潺潺流水向山下
着,片片白云在山洞前飘浮,一切都只是自然无心的流布。“非有
意”与“本无心”有异曲同工之妙,无心即远离一切妄念尘劳,处于
不执着、不滞碍之自由境界。《大宝积经》云:“若不起妄心,
则能顺觉,所以云无心是道。”“人生若得如云水”,人生在世,如
果像云朵一样无心而逍遥自在,没有名枷利锁的束缚,不自我高
取封闭,随遇而安,随缘生活,随心自在,随喜而作,这是多么
地洒脱自然!“铁树开花遍界春”,如果能做个无心道人,那么就如
同铁树开花一般,自是超凡入圣,稀有难得!佛法并无特别
处,“信手拈来草,无可无不可。设使风来树动,浪起船高,春生
夏长,秋收冬藏,有何差别?”“无圣可求,无凡可舍。内外平怀,
泯然自和”(《人天眼目》卷2)。所谓无心道人即存在于日常生
活当中,吃饭吃茶无别事,见山见水总皆然。了了了时无可了,
玄玄玄处亦须呵。
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
“流水下山非有意”,山峰上,潺潺有声的流水往山下流着,并非特意安排,只是自然流布,一如云无心以出岫。水从上往下流,只是顺应着自己的本性,没有刻意而为。
那么我们人也应该顺应自己的本性,何必刻意追逐那些本实现不了虚幻?如此只会让人离自己的心越来越远。
“片云归洞本无心”,山顶上片片白云飘浮,并非有心来去,实是不假分别。白云飘来飘去,也不是有心为之。我们人也不要用外在的言行来评判自己和别人,世间一切言语行为,都不过是心灵投射出来的影子。去掉这些,就可以看到每个人心中的佛性了。人只有迷悟之分,却没有高下之别。
人生在世,如果像云朵自由自在飘浮,像流水随来随去流动,是多么地洒脱自然!洒脱自在的生活,拥有一颗平常心,就是禅者的生活。
没有一颗平常心,就不会体味到生活的真谛,就不会品味到人生的幸福;不珍惜平常的人,也不会创造出惊天动地的伟业,因为平常包容着一切。
如果我们的生活也能像云水一样逍遥自在,没有名枷利锁的束缚,不自我设限封闭,能随遇而安,随缘生活,随心自在,随喜而作,该多美、多洒脱。所以热爱人生的人,要找寻快乐的人生,自在的人生,自性的人生,包容的人生,把自己放大包容、慈悲待人,心中就富有了。
人之生来好像就背负了一个负重的行囊,行囊里负载了很多沉重的东西,这些东西是有生以来就安排好的,不管你是否愿意,学习,工作,孩子,爱人,父母,朋友,社会等等的一切。
人生中该背负的每个人必须背负,不该背负的应该淡然处之,不过多奢求。有人说:人的一生好比是叠一张纸,如果无计划,很难叠的很高,有计划的可以够得到天,但你要有驾驭高处不胜寒的能力。所以,人之存焉,生命最为可贵。正所谓:人生一世,草生一秋。
人生的道路上,无处不是鲜花,无处不是荆棘。往往很多时候,鲜花都是在荆棘丛中努力精彩绽放的。如果想采摘那些鲜花,那么,我们必须要越过那些荆棘,这就是人生。在很多的岁月里,我们假若一直怀有一颗充满和所有生活不如意抗衡的心,能有光着脚走在刀尖上的勇气的话。那么,我们的人生肯定是生命如歌般精彩,行云流水般惬意。
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
http://www.jnds.com.cn/thread-189635-1-1.html
前一篇:潘若骏书 延寿 禅诗
后一篇:潘若骏书 莲社居士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