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愿普陀山(散文)
(2009-10-22 05:20:01)
标签:
圣水南海观音尼姑大觉者普陀山文化 |
分类: 小说、随笔、杂文 |
还愿普陀山(散文)
孙柏昌
时值初夏,海面上流淌着氤氲的水气。普陀山愈来愈近了,峰峦、树影、错落参差的庙宇殿堂,朦胧如一幅浓墨恣意渲染的山水画。
凭栏远眺,海天茫茫。这就是我梦中的普陀山吗?那人端坐莲花普渡众生的南海观音就在那儿吗?
“孩子,记着!等你长大了,千万别忘记了到南海观音那儿还一个愿。”
此刻,奶奶的话,好象穿越了久远辽阔的时空,一如昨日般真切,连我那被海风吹零乱了的头发也感觉到奶奶那双颤抖的手。
一上岸,便闻到了一股芬芳的圣洁气息。
两个年青尼姑码头送别的场面,令人感动。一个是终生为尼;另一个是还俗尼(别人告诉我,她们的头上留着这样的印记)。两个呢喃着无尽无休的绵绵情意。我不知道,一个是执意还俗、一去不返了呢?还是短暂的分离?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是想把人生的两个境界全部抓在手上吗?直到渡船鸣响了第三声笛声,她才匆匆地跑上甲板,浅灰色的布袍在海风中飘闪。另一个则在岸边静静地伫立了许久……
在普陀,我看见了许多年青的尼姑,脸色都透着一种幽居山林的苍白。我不知道,她们的人生究竟发生过什么。或许,在我们这个充满喧嚣厮杀的世俗的世界里,竟然找寻不到一条灵魂的生路来,所以才有了这样一次永远皈依?她们都很平静,平静和如同普陀山的一块生着青苔的岩石。把如此年青的生命奉献给佛祉,才是真的勇士。可以想见,在那漫漫长长的岁月里,她们始终要伴着一盏青灯,与自己的灵魂搏斗,在一个个轮回里升华。
普陀山,也在诠释着一种佛教精神。想遥远的当年,第一个修炼者,是怎样漂洋过海来到这个孤独的小鸟上的呢?驾一叶小舟?或撑一方竹排?可曾海浪滔滔连天涌?
大雄宝殿后面,有一水井。水为山泉,清冽甘甜。有一老尼在此卖水,曰:普陀圣水,5角一碗。既是圣水,不可不喝。于是,在喝圣水的时候,便嘈杂着许多叫卖声:斋饭包子,香烛……于是,诵经与叫卖,袅袅香烟与腾腾热饭,世俗与神圣相生相克。
抵达大殿时,已是黄昏时分了。适值一次剃度法事。三男一女要皈依佛门,年纪都在四十左右。他们都追随着老主持一次仆匐跪拜。主持年逾八旬,皓首童颜里透出一种大觉者的慈悲与庄重。每每跪拜,必全身仆地。所有的僧人、尼姑一律眉眼低垂,神态庄严。只有那个年青的司鼓,偶有目光流动,对游人报以温和的笑。
当我拈香祷告的时候,心里却一直在想着:我已经死过一次了,七岁那年,掉在水井里。活着只是一次佛的恩赐。我必须好好活着,渴望有那么一次稍稍漂亮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