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光顾的那家修鞋摊,在小镇上有许多个年头了。鞋摊上那只用来盛放修鞋器具的大铁皮箱不复当初的锃亮,铁箱正面用朱红色漆写成的“鞋”字也被时光涂抹得面目全非。修鞋摊亦两易其主,从哥哥换成了弟弟。
修鞋摊面东而向,背倚小镇最豪华的超市,当初超市的主人怎么会把门口的“脸面”地盘让修鞋人占据?也许出于经营策略的需要,人们把坏了的鞋子送去修鞋摊上,在等鞋修好的时间里刚好可以逛一圈超市。更可能只是源于“人之初,性本善”的那份善良,修鞋摊最先的摊主是个只有一条腿,需要拄着双拐行走的年轻小伙子。
小伙子的青春多么令人羡慕,他的残缺就多么令人心生怜意。还好,他有着让人赞叹的修鞋技艺,他收费价格又极其公道,不久,他就聚集了一大批固定的客源。他凭着自己的双手过上自给自足的日子。他脸上时常露出幸福的笑容,谁也没有料到,那是命运女神对他偶然的灿烂一笑,那笑稍纵即逝,命运再次露出狰狞的面容,小伙子患上了癌症,医生给出诊断,他时日不多了。
他的弟弟,听到父母亲泣不成声告知的消息,连忙从自己打工的城市,回到哥哥身边。弟弟一边照顾哥哥,一边接手了哥哥的鞋摊。在人们心目中,修鞋并不是个体面的行当。有一米七八个头,健康壮实的弟弟接手鞋摊怕也是费了一番思量。他有着哥哥一样的憨厚笑容,但他显得更聪明伶俐,时日不久,他的修鞋技艺就像哥哥一样精湛。
哥哥去世了。看着父母亲沟壑纵横苍老失去活力的脸,弟弟把要去远方打工的话,又悄悄藏在了心里。他认认真真地守着这一个小小的鞋摊。他坐在铁皮箱后面的小木凳上,把一双双破了的鞋像宝贝样捧在手里,他在鞋子上锉、磨、粘、钉……使一双双鞋子完好如初,鞋子的主人们露出满意的笑容。有时,他也小心地把老人们送来的旧衣服上坏了拉链拆下,再换上银光闪烁或者金光闪亮的新拉链,看着那些老人看着新拉链,嘴里发出啧啧的赞叹声,他露出憨厚的笑容。每一笔生意的价钱也就一元、二元、三元最多不会超过五元。
弟弟的善良和勤劳赢得一个工厂女工的青睐,他们有了一个幸福的小家,生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弟弟起早贪黑在鞋摊上呆得更久了。即便是雨天,我也能看到他在,撑起的遮阳伞虽然大,却并不能真正挡住什么!
每次去修鞋摊时,看着露出憨厚笑容的修鞋摊主,我总是要感慨,不管时光的手怎么用力涂抹,这尘世的人们,平凡如芨芨草的人们,总是平静认真又执着地生活,到后来,命运女神也不得不投降,许他一个美满的将来。
有一次,我去修鞋,我和他闲谈,他告诉我,他买了一座“一上二”的小楼房,虽然还欠了一点债,但也很高兴,儿子的成绩很不错也高兴,这日子总是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