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多年前的剪报本依然在,我是有多热爱旧物呀!

我的第一篇书评要介绍的就是这本书了,图片来自三郎博客。
让我把第一篇书评的原样呈上。我们盐城作家的书呀!见报有删节,我以为是版面不够啦!
把作家的新浪博给亲们一并链接上http://blog.sina.com.cn/u/1608566733
不期而遇的重逢
当我从身边一位我敬重的老师手里捧过江苏盐城籍作家宗崇茂著的《裂纹暗响》那本书时,我并不知道,我即将有一次盛大的重逢。书的封面用黑色做大底,有细瘦的三两条裂纹像枯树枝那样旁逸斜出,让人觉得既美又惊。美是觉得书的封面像画般美。惊,是我又因封面想到黑云密布的天空,几簇闪电触目着划过黑色的天空,让整块天空有了一道道令人心惊的裂痕。忍不住想去读书里的文字,作家是要讲诉什么呢?
第一辑,作家命名为《活着》,在这辑收录的文章里,我重逢尘世无数烟火凡俗的人们。《南门桥唱戏的那个人》里面的主角是一位痴汉子,痴汉子之所以痴,是被生活的种种不如意压迫。他丢盔弃甲地逃开尘世纷扰,逃到自己思想的桃花源里,他只记得唱戏,戏曲是他的桃花源。我身边有类似的人物,有一个伯母,当我还是小女孩的时候,人们告诉我,她有神经病。村庄里妇人为了孩子、为了一块地或者一只鸭吵架是常事,她不像别的妇人会泼辣对骂,有人与她吵架,她就要唱大戏。后来,谁也不敢招惹她,其实,他们那样的人谁也没有伤害过,是世间最可怜慌慌逃遁的人。《一个嚎啕大哭的男子》描摹了人们突然遭遇风雨来袭,脆弱悲伤的心路历程。我也曾在医院的门口,看见一个嚎啕大哭的女子,她打开电话,对那头嘶声力竭地喊道:“我的孩子怎么会得这种病?”本来站着的她,哭着哭着就瘫在了地上,这样一幕人间惊情让作家的笔淋漓尽致刻画下来,我彷佛听到那个大哭的男子一定有完好的东西碎了,裂痕累累。
看到第二辑《远去》里面的《大河堤》我不能不想起自己的童年,苏北的水乡小城,河堤连绵,河堤便是孩童的长城。翻到一篇《父亲的碗》时,我赫然一惊,放下手中的《裂纹暗响》,翻箱倒柜去寻从前的一本剪报本。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彼时,我正青春锦年,在师范念书,疯狂迷恋文学,我在一份报纸上看到《父亲的碗》,这篇文的作者把父子之间的感情写得真挚而感人。看完后,仍觉得意犹未尽的我用剪刀小心翼翼地剪下了《父亲的碗》,并把它贴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然后期冀着自己也能写出那样情真意切的文字。十年后,再重逢这篇文,我怎能不忆起那样满怀波澜壮阔理想的青春呀!
虽然心中一直怀揣去西藏旅行的梦想,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几乎是奢望。《私旅》这辑中让我跟着作家西藏之行的文字进行了一场心动的旅行。喜欢文中这样的句子,西藏的天空那样干净明亮,就像穷人的好心肠。那高处的纳木错,低处的香巴拉,在文字里的神往之后,就只剩下将来行动的久别重逢。
我一直以为,真正的好文字,就是让人的心灵产生共鸣,像不期而遇的重逢。《裂纹暗响》这本书真正让我与自己的童年、青春时光里那些温暖过往不期而遇,让我与尘世里相逢过的凡俗然而热爱生活的人们再次相遇,留下或喜悦或忧伤或惆怅或满怀希望的幽远沉思和回味,这就足够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