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

标签:
北部湾晨报平顶山晚报 |
分类: 偶然花开 |
小区门口新来了个水果摊,我去买香蕉,猛然发现摊主竟然是故人,我小学同学杨晓琴的大哥。他人到中年变胖了,但那大方脸,鼓鼓的金鱼眼泡,确是我记忆中的模样,时隔多年他不记得我了。
当年我和杨晓琴很要好,对她家一切了如指掌。她父亲去世得早,母亲过了壮年,满头灰白色的发,沟壑似的皱纹醒目的排列在脑额上。两个哥哥大杨晓琴不少岁,都没娶亲,一家四口人住在一个小房子里。两个哥哥一个叫大奎还有一个叫二奎都身强力壮,但又都游手好闲,不肯下力气挣钱,只知道气恼母亲,问她要房子娶媳妇。
我去等杨晓琴一起上学的时候,常常听她母亲唉声叹气,有时也见她盯着杨晓琴出神。杨晓琴没心没肺去菜地里,拔了两个萝卜到小河里洗干净,我们一人一个啃着高高兴兴去上学。杨晓琴是那种虽然家境贫困但肯与人分享吃食的伙伴。还有一次,她不知道打哪儿弄来一包糖精,小巧的塑料袋,里面装了一颗颗晶莹透明的颗粒,这些颗粒放一粒在嘴里就甜得腻死人!那时的我们穷,买不起零食,这糖精也算得可口的糖果。杨晓琴总是在下课的时候把糖精袋子拿出来,先捏一粒放我的手心里,再捏一粒在自己的手上,我们把糖精放在嘴里细细地咂吧。
上了中学,初二的时候,我俩没能分在一个班,各自结交了新朋友,我们相互有些疏远了。有一大段日子没有见到杨晓琴,我竟然分外想念她,忍不住去她班上找她,同学们说杨晓琴辍学了。我大吃一惊,回到家告诉母亲,母亲却是一点也不惊讶。原来她早早就听说,杨晓琴的母亲被两个儿子逼得没法子,终于同意让杨晓琴嫁给村上一户富裕人家的哑巴儿子。那户人家许诺给杨晓琴家砌一幢新房,好让她哥哥娶上媳妇。
我又一次见到杨晓琴,是在放学的路上,我看到她骑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在我前面行着,我大叫她的名字,她却越骑越快,她小小的身影在十字路口飞快拐弯不见了,自行车是定亲礼。
后来,杨晓琴到底没嫁那户人家的哑巴儿子,她一个人出走了。当然那户人家许诺的房子也化为乌有,她的两个哥哥恨得咬牙切齿的,她妈妈则整日流泪。
听起来,杨晓琴的人生简直如戏,跌宕起伏。很多时候,人们被命运选择,而人们又怎样选择命运?我觉得杨晓琴的出走是她人生中最勇敢的一出,她的两个哥哥在她走后,反而踏实起来,一个去贩卖水果,一个老老实实地贩卖鱼虾,挣钱养活自己。
我至今没有见到过杨晓琴,有人说,在南方打工的她嫁了个会木工手艺的年龄相当的小伙子,两人相知相惜相爱。我愿意相信这是真的,我亲爱的同学杨晓琴,她在异乡一定过着婚姻美满,生活幸福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