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原创《我的故乡》5《下乡知青与回乡知青》

(2021-08-31 09:50:30)
标签:

转载

分类: 15.转载•收录
时代列车向前飙,洪流滚滚世纪交。
东方雄狮已睡醒,全面小康红旗飘。
全民医保复社保,农民也能领养老。
每月三几十块钱,不领白领莫嫌少。
莫跟城里人攀比,人家身份本来高。
自从一九五三年,国家统购复统销。
农民种田把粮收,先保国家后温饱。
人多地少没余粮,公粮代金抵可销。
皇粮国课天地义,古往今来尽知晓。
生在城里作市民,商品粮油凭证票。
身份生来不愁吃,长大政府百事包。
人口八亿包不下,伟人挥手发号召。
上山下乡天地广,嘴插农村节粮标。
包袱成山无人管,阎王撒手不问了。
可怜邓公捡破烂,慢慢补来慢慢缭(方言词:缝合)。
知青回城进工厂,安置不下待业漂。
自谋职业摆地摊,个体户儿挣钱高。
亿万农民也进城,相比之下太勤劳。
私企越办越红火,国企下岗成浪潮。
下岗先买养老险,坐享吃喝乐逍遥。
无职无业不用怕,“贫困”市民领社保。
领着社保再就业,下岗身份无价宝。
天生农民无奢望,不攀不比不牢骚。
生来没买养老险,半世公粮算白交。
如今月领百十块,这就可以算养老。

文/由共夫


知识:上学读书、有学问之人称谓有知识。

知识青年:文话大阁命时,社会上将毕业离开学校的初中学生或高中学生叫知识青年。


上山下乡知识青

1968年文话大阁命时高中、初中学生上山下乡插队落户称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


父亲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从小读书念国高,但是没念完书在1947年春就和全班40多名同学跟随老师参加了东北民主联军西满军区7纵队2162团(四野44132395团),转业后回到地方时还念念不忘没有读完的书。因此,父亲将读书看得很重要,也将考大学的希望寄托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


小时候,父亲常经对我们说:要好好念书才能有出息,念好书才能考上大学,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走出农村当工人挣工资吃供应粮。一个人有了文化才能有好的素质,才能出人头地,如果人人都有文化,社会才能发展进步,国家才能富强。


父母生育我们姐弟八人,有四人同时念书,尽管那时学杂费每人每年只有34元钱,对于一个11口人之家,只有父亲一个劳动力在生产队干活,而且赶上欠收年头一分钱也分不到的家庭来说,十几元钱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但是父亲起早贪黑加班加点的干活,还是想办法让我们姐弟全都上学念书。


我上小学的时候学习成绩始终是班里第一名或第二名。天有不测风云,小学五年级时,一场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文话大阁命闯进了校园,打乱了学校的秩序,打碎了我学而优则仕的梦想。

 

农村的初中改为农中,根本没念几天书,整天跟庄稼打交道。

从初中升到高中,根本用不着考试全班都升高中。到了高中时,天天上学连书包都不用背,脖子上挂着MAO像,衣袋里揣着红宝书,整天不是接代表跳忠字舞,就是学XI老三篇,再就是听积极分子讲学习MAO选活学活用的先进经验。

三年的高中瞬间而过,有很多同学看见数字的右肩膀上扛个小2都不知道是平方,1/8都不知道是0.125。但是,国家废除了高考,高中在当时已经是最高学历了,你就是想念下去,也没地方念了,想不离开学校也不行了。


城里的高中生毕业后,到各级政府在农村设立的青年点,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因为是从城 里下到乡村的,所以社会上赋予他们一个流芳千古又很响亮的名字——下乡知识青年!

 

我们农村的孩子高中毕业后,只好回到父母所在的生产队里干活,当时也有一个即时髦、又实际的名字——回乡知识青年!

 

国家恢复高考后,城里的下乡知识青年多数参加了高考,而大多数农村的回乡知识青年脑子里只记得大豆谷子玉米高粱,只有望大学校门兴叹了!

 

我又像当年父母一样将考大学的梦想寄托于我孩子的身上;皇天不负有心人,我的两个孩子都考进了知名的学府,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知识青年,终于圆了两代人的大学梦!

2011-5-20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