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雾霾”应该是“误埋”

(2014-10-25 16:27:50)
                             黑云压城城欲摧    老大很伤悲    限行停产无济事   雾霾靠风吹
    北京城雾气昭昭好几天了,气象专家说这是霾。芥末觉得这说法不对,俺以为这霾本应是聊斋故事里的常见字,多出现在野坟荒冢之处,每每小鬼儿冤魂出行都是霾在前开道的,所以俺以为这个字不能用在人世间,特别是咱们这充满阳光的好山好水好地方。
     另外,即便这个字用在人间,也不是气象专家说的那个意思,与雾没半毛钱关系。芥末查询得知,霾字是这样解释的:
  形声。从雨,貍(lí)声。本义:风夹着尘土)
   同本义,即落黄沙
  终风且霾。——《诗·邶风·终风》
  又如:霾晦(大风扬起尘土,天色晦暗);霾曀(隐晦不明的样子)
  通“埋”。陷在地里。
  看见了吧,和气象有关的只是“风夹着尘土”,根本没那个屁什么二百五,只能说沾点沙尘暴的边儿。按古文解:“霾”字通“埋”,这样一来,咱们现在拿来说说也未尝不可,但那个“雾”字应该写作“误”字才对。
   咱们知道,这几天专家们一再告诫老百姓尽量别出门,特别是老人孩子,那意思就是说这种天气出门有风险,对于身体素质略差些的人后果很严重!可是,话说回来,古往今来草民百姓的命一直是不值钱的,尤其是退了休的老工人,他们在政府眼里都是包袱,老天爷真要能替政府把这些包袱甩掉,那可是功德无量啊!
   凡事都具双重性,天降黄沙埋了草民百姓的同时,王公贵胄也难逃此劫。虽然他们有条件远避海外,但在洋人那里钱难挣,更做不得官,纵然豁出牺牲自己守着咱们国做官捞钱,让家小飘洋渡海觅生路,如今这招也不行了。政府一句严查裸官,舍不得乌纱、舍不得国财的那些大员们又都合家团聚在灰蒙蒙的天下了,黄土也免不得埋了他们。这才是真真正正的“误埋”啊!
    俺始终不明白,气象专家为何总将“误埋”说成“雾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