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礼物——今年粮食大丰收

标签:
杂谈 |
行走“北大荒”,驰骋“玉米带”,眼前的丰收美景令人陶醉:广袤田埂,果实累累,稻谷飘香。所到之处,记者问的第一个问题都是:“今年收成咋样?”
“我活这么多年,从没见过这么好的光景。往年玉米是单穗,今年竟长出双穗了,肯定大丰收。”80多岁的吉林省榆树市农民樊茂林乐呵着回答。
黑龙江友谊农场水稻种植大户马国强说:“跟去年相比,每亩增产最低也得100斤。”
目前,黑龙江省秋粮已全面开镰。省农委主任王忠林说,东北地区粮食产量将创历史新高。
——打破“逢灾必减”怪圈
小麦单产连续5年创历史新高、连续4年超全国平均水平,5年累计增产近80亿斤,增量占全国同期的四分之一……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日前在合肥指出,安徽近年来实施的小麦高产攻关行动,为全国粮食增产探索了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
安徽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安徽小麦单产达340公斤/亩,比2005年增加84公斤/亩,增长32%。其中,小麦单产最高田块纪录更是刷新到739公斤/亩。小麦总产达到241亿斤,比2005年增加79.7亿斤,增幅近50%。单产、总产均连续五年创历史新高。以安徽沿淮小麦主产区1000余万亩种植面积和今年单产340公斤计算,安徽小麦五年来的增量相当新增一个“淮河粮仓”。
“意义不光在于产量,关键还在于找到了一条稳粮之路,破解了粮食生产‘逢灾必减’的怪圈。”发起并一直参与小麦高产攻关的安徽农业大学教授胡承霖说,通过五年来的实践,安徽目前的小麦生产已可达到“小灾不减产、大灾小减产、无灾大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