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博一年,胡言乱语之间让二两芥末结识众多博友,往来互访情谊渐浓。交往中也曾想将影照曝光让博友识得芥末面目,又恐那齿落面焦须发斑白的老脸干扰视屏。另外,芥末又是常生返老还童幻觉之人,所以,把那顽皮的小铜人视为偶像偷来当做替身,看两眼,心里还真觉得年轻了许多。
其实,芥末身强力壮时并非是那么让他人看不顺目,俗话说“人过青春无少年”,老了,再靓丽的帅哥照样影响镜头,何况,从无靓帅过的芥末。
闲言道罢,一年了,芥末也搜出两张十年、二十年前的老照片摆放在这儿亮亮相,免一免有博友对芥末的好奇,省下猜测之工再写好文章。(一张是二十年前在“悬空寺”留影,后用作小说作者照。一张是十年前恩师浩然先生为我的小说题写书名时与先生的合影照。)
http://s6/middle/5e59b48bt7ff4c1daa465&690
http://s15/middle/5e59b48bt7fe1b406ff3e&690
二十年前游走北岳恒山,敬香悬空古寺,仰望长空神清气爽,俯瞰山川思绪涌荡,万千感慨,抚柱存照。虽时近不惑,但因少年求糊口以卖力为生,练就坚实肌肉,至此未显松弛,故尚能以青壮年自居。那时激情犹在,抱负依存,也曾心潮澎湃,兴冲冲题记抒怀:
云中的寺 云中的柱
经风无数雨无数
迎送香客无数
看见了唐宋元明清
盛世几度硝烟几度
换了朝廷几度
千载光阴逝去
寺如故 柱如故
有道是 北岳悬空寺
几人晓 断崖支寺柱
人生漫漫百年
坎坷磨难无数
尔能挺胸行路
岂可心中无柱
闲时翻阅,自我感觉还好。到后来,有小说长篇问世,自然将其放入作者照栏。
九十年代,不甘寂寞的芥末意欲作为,常赴河北拜望恩师浩然先生,聆听教诲于先生书斋。十年前,苍天不负,终将动荡之日回故乡的岁月煎熬编成了长篇故事,欣喜之余,又求得先生为拙作赐墨题名《晚熟的庄稼》。
遥想那时,先生为避闹市喧嚣,别京城隐居三河,远离燥热,寻得清心。此间,先生又沐田野春风,再承农家秋露,先生找回沃土挥锄耕耘。继《艳阳天》、《金光大道》后,浸透浓浓乡土的《苍生》又让洛阳纸贵。
03年,先生积劳成疾酿大痪,不得不住进了北京同仁医院。戊子年元宵节前夕,恩师未能再与家人团聚,悄然离去。当日,芥末惊闻噩耗,悲切切去京城和平门浩然先生寓所跪别恩师,灵堂前献花篮撰联敬挽:
倾注苍生终无悔 纷纭世间长存浩然气
金光大道不愧行 艳阳天下永葆坦荡心
再过几天,便是恩师仙逝两周年的忌日,想我所行之路更是怀念先生!特以小文寄托哀思;祝先生文曲归位,笑颜长天!
加载中,请稍候......